东园十二景、十景
东园又名东畴、东皋、东冈,在太仓东门外,故名。东园原为万历首辅王锡爵种芍药处,锡爵有自咏《东畴》诗一首:
簪缨谢世宠,花竹构吾庐。
自适观鱼意,闲编种树书。
地疑彭泽径,人即上皇余。
总以丘中好,烟霞咏遂初。
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的孙子王时敏延请筑园名家张南垣尽废旧构,重新叠山造园,至崇祯七年(1634)园成,名之曰“采郊”。园中有诸多景点,明代上海松江华亭画家沈士充曾绘有《郊园十二景》图,分别题名为:雪斋、秾阁、霞外、就花亭、浣香榭、藻野堂、晴绮楼、竹屋、扫花庵、凉心堂、聚景阁和田舍。
东园盛名遐迩,不仅王氏家族王锡爵以下五代人各有题诗,如王衡、王时敏、王挺、王揆、王抃、王撰、王掞、王原祁等,而且明末清初一批文人大腕也有诗文留下,如张溥、张采、陆世仪、陈瑚、陈子龙、吴伟业、唐孙华、张藻和毕沅母子等。王时敏儿子王抃有《题东皋十景》组诗,十景题名与上述十二景又有所不同,组诗如下:
东冈之坡
夹道清阴一望遥,竹扉常掩对溪桥。
转廊素壁看图画,犹有罗浮雪未消。
揖山楼
仰观叠嶂俯清流,四面风光次第收。
安得庾公乘兴至,同携斗酒醉高楼。
绾春桥
草自芊芊花自飞,长堤垂柳绿荫肥。
休言日驭终难返,此地韶光不放归。
东园十二景·帆影阁
东园十二景·就花亭
东园十二景·田舍
东园十二景·浣香径
东园十二景·松阁
东园十二景·霞外
藻野堂
广堂兴废几经春,轮奂于今又一新。
追忆当年开䜩日,庭花烂漫暗伤神。
翦鉴亭
平桥一径踏苍苔,中有孤亭傍巘开。
水尽山穷疑路断,花阴忽又荡舟来。
远风阁
背山孤阁晚风清,曲曲长廊接水亭。
隔岸藤花疑步障,倩谁妙笔写丹青。
真度庵
名僧曾此听谈禅,梵阁崔嵬历岁年。
为有先人遗泽在,一声清磬转凄然。
扫花庵
奇峰陡立似天成,宰木阴阴听鸟声。
更喜闲房堪眺望,窗中远近绿畴平。
纸窗竹屋
筑室幽深远俗氛,寒侵四壁欲生云。
推窗竹影人俱绿,一日何能少此君。
凉心阁
万竿修竹暗崇冈,却有静庐隙处藏。
堪笑世人居火宅,谁知方寸有清凉。
从十二景和十景的名目可以看出,东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进行修整完善的。因此从建园到整个园林完工,耗时十五年。用王时敏的话说,“不唯大减资产,心力亦为殚瘁”,其中不乏精益求精之处。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