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八景

南庄八景

南庄在穿山,刘智筑。刘智,字子谋,号涵碧,明太仓穿山人。其先仕元,祖昕、父昱均领海漕。买田穿山,安家于此。他轻财仗义。有五个儿子:本、楷、檄、朴、集,其中以檄、朴两子尤为知名。有《涵碧诗稿》。该园后归其次子刘檄居之。

刘檄,明景泰间太仓穿山人。字宗文,刘智次子。贡生,有干略,好行善事。周忱理江南财税,召与语,如家人。岁歉赈饥,例授冠带,卜室为藏。喜好子、史部的学问,闲暇则登山临水,长啸兴怀,不蹈袭掠美,不险怪求奇,皆治世和平之语。有《重编元通鉴纲目》《思学斋稿》等。

明代龚诩为南庄题八景,每景赋七绝一首。

先垄白云

一掩泉关岁月深,白云常覆若棠阴。

哀儿不断思亲念,回首时时泪满襟。

漕溪碧水

一曲清流漫碧苔,隐居深藉隔尘埃。

行窝远近无三里,时接余波得往来。

南亩嘉禾

四体能勤羡此翁,嘉禾得雨正芃芃。

秋成早毕公家赋,富实还君比素封。

东郊积翠

佳木千章复万章,雨梢晴叶斗青苍。

世间尘土虽如海,一点何曾到草堂。

灵洞朝霞

海上灵峰一洞穿,丹霞朝暮绚晴川。

山灵不是巫山女,云雨何曾梦昔年。

石桥夜月

清溪皓月夜迢迢,跨水高楼卧老蛟。

古往今来同一兴,城南亦有咏归桥。

莲沼游鱼

朵朵芙渠出水清,潜鳞得所遂生生。

拍栏一笑无人会,多少濠梁感物情。

芦村夕照

最爱芦村景致奇,家家花竹映柴扉。

夕阳更觉多情甚,常送游人画舫归。

观景,可知景大多借景,如曹溪者,当为漕头塘,自岳王来穿越七浦,至穿山前,入浪港。又如灵洞,穿山十四景中有大洞和仙洞,此处代指穿山。再如石桥,当指青石桥,该桥在穿山北,跨漕头塘,元至正十六年(1356)建。其余的大多如是。读诗,诗大多抒情,如“哀儿不断思亲念,回首时时泪满襟”;又如“古往今来同一兴,城南亦有咏归桥”;再如“夕阳更觉多情甚,常送游人画舫归”,不一而足。

后来清代的王昊到南庄游览,写下了《南庄感兴二首》,云:

草堂半亩枕溪边,摇落重过绝可怜。

歌舞旧游如隔世,金笳残梦尚当年。

水村月冷蒹葭夜,山市烟高橘柚天。

回首转思风景异,酒杯诗卷总凄然。

生计渔樵漫自娱,每因落魄恨头颅。

青山未许供词客,白眼终当做酒徒。

人似嵇康长懒慢,田如杨恽半荒芜。

十年潦倒乃吾辈,回首空惭薛淀湖。

于诗中可知,南庄面积并不大,仅“草堂半亩枕溪边”,而龚诩能以借景手法列出八景,可谓高人之作,非同一般,南庄于是留名于后世。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