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山
2025年10月13日
假 山
沙溪的假山,通常是指镇河南街“橄榄岛”东部的土丘。但在沙溪历史上曾有过另一座“假山”。
清乾隆五年(1740)陆松龄增订的《沙头里志》中,所记载的“沙溪八景”中,有“假山叠翠”(此景犹存,但成塚矣,亦云假山鹤唳)一景。1925年太仓毓娄女校郁圣祥先生编纂的《太仓地理》一书中,专门有“假山”一条:
“假山,在沙溪镇延禧万寿观西北,为元时大姓蒋氏种松放鹤处。”
根据元代文士俞焯写的《延禧万寿观记》所载:“延禧万寿观在南沙七浦之阳,实唯延祐五年乡大姓盛景韩氏,创以安贞游奉先祠,为民集厘,祈国景年也。”
南沙,沙溪旧称之一,常说的“沙头”即是“南沙之头”意。元代延祐五年(1318),由沙溪盛景韩氏建延禧万寿观,民间多称为“南道院”,旧址在今省沙溪高级中学校园内。由此可知,假山应当在今省沙溪高级中学的西北方位。
而据《沙头里志》卷二:“通津桥,俗呼宅桥。相传桥旁为元末蒋氏宅,故名。”
此桥和蒋氏宅的位置正是在延禧万寿观的正南方向,而“蒋氏宅”距离“蒋氏种松放鹤处”的假山,也不过一箭之遥,居家、游乐甚为相宜。故而上述两种史志中记载的元代蒋氏,视为同一人也当在情理之中。
(张庆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