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园十六景、十景

学山园十六景、十景

学山园位于城厢镇张溥故居后面(原城厢海宁寺故址西偏),为张辅之之子、篆刻名家张灏所筑的私家园林,俗呼“张家山”。张灏,字夷令,张溥从兄。因见时事甚棘,无意仕进,在家宅后筑学山园,自号学山迂士,优游林泉,纵情诗酒,四方名士云集。张灏好篆刻,将廿余年来埋头读书时所摘取的“古圣法言,骚人名句”“遇铁笔名手,随请勒石”,以“借抒夙抱”。后汇辑成印谱八卷,为有别于集古印谱,以“学山堂”名之,是有名的“三堂印谱”之一。学山园门东向,庭极广,有池二三十亩,可行船,俗称“张家池”。西北二方亘高冈,冈上植松柏,池前有弄,俗称“张家弄”。园有“庵霭堂”“谈昔轩”“放眼亭”“鸥社”“云巢”“佛阁”诸胜,有称十六景的,也有称十景的,各有题诗。内有紫藤一架,花时如紫绡结幄。后归其从兄张溥为别业。学山园在清代废。

张溥故居

明代黄汝良《题容宇张老年丈学山十六景》和清代王昊《学山园十咏》分别过录于下:

题容宇张老年丈学山十六景

山门柳径

一径绕寒塘,疏杨蘸空碧。

荆扉昼不开,问是陶家宅。

恣慵枫涧

庭馆生微凉,秋光霁寒霭。

若为和狂歌,林响动灵籁。

庵蔼清荫

亭亭高梧桐,落影一庭碧。

雨歇来长风,炎氛尽无迹。

冰壶疏影

古梅亘颓堤,清芬一以攀。

顾兹冰壶姿,愧彼桃李颜。

钓台积雪

崖谷一白涵,雪深天地老。

危峰矗林端,森森曳素缟。

芥谷松涛

讵云一芥小,堪作须弥想。

中有避秦居,却误渔人桨。

鸥社云峦

烟波望不及,漠漠云山绕。

谁为同心者?忘机双白鸟。

揽翠朝烟

琅琅鸣曙钟,渐失波上月。

溪云寒忽开,长条翠堪结。

封霜夜雨

万颗青琅玕,冷冷戛寒玉。

夜来风雨深,疑泛潇湘曲。

慎夏晚凉

斜阳上东岭,碧沼雨初融。

烦暑能消得,修篁弄晚风。

擅壑鸣琴

独抚岩中琴,泠然众山响。

恍遇成连生,移情欲长住。

放眼秋空

出壑复穷岭,巅崖耸云表,

长啸倚孤亭,旷怀天地小。

夕佳返照

晚山下残照,林影空青苍。

幽寂淡忘虑,长波鸣汤汤。

送雁待月

山深众籁寂,疏钟动林杪。

凉月白于霜,秋空映晴皛。

舫斋垂钓

苍苍蒹葭渚,白露凄以寒。

遐哉垂纶叟,把钓思严滩。

观止春晖

入山云几重?出山路非昔。

两岸春风生,花深误游屐。

诗题中的“容宇张老年丈”即张辅之(1547—1629),字尔赞,号容宇。复社领袖张溥的伯父。本姓尤,为张振之所知,改姓张。万历七年(1579)举人,十四年成进士,授行人。十九年擢工科给事中。时神宗深居禁内,疏请帝讲学、视朝。前后上四十余疏,论及征倭、镇压播州杨应龙叛乱等,皆当时国家大事。历太仆太常寺卿,晋工部右侍郎。天启三年(1623)升南京工部尚书。以魏忠贤擅权,乞归。崇祯二年(1629)卒,年八十三。有《张司空奏议》《太仆奏议》《工部攻略奏疏》《浮沉草》。作者黄汝良,明代福建晋江人。字明起,号毅庵。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历官南北国子司业,擢东宫日讲官。累官至礼部尚书致仕。有《河干集》《冰署笔谈》等。他同张辅之既为同年,又是同僚,交谊可谓不一般。

此外,明代顾起元有《题夷令词丈学山十六景》组诗,明代葛鼎也有《题外父学山十六景》组诗,此处不赘。

学山园十咏

学山堂

酒船茶灶总相宜,半亩藤阴五亩池。

欲问当年风月主,学山堂下读残碑。

谈昔轩

层栏曲曲护幽轩,寸烛烧残茗椀温。

闲话十年前事罢,一梳斜月破黄昏。

庵霭堂

草堂高枕浣花溪,四月溪边万绿齐。

午后湘帘高卷后,绿杨阴里乱莺啼。

小严滩

桐江风景一纶收,雨笠烟蓑好自由。

钓得银鳞三五尺,不须换酒脱羊裘。

放眼亭

虚亭高矗竹松湾,策杖来过意独闲。

恍置双眸天地外,青螺几点是人间。

泠然洞

凿山空笑谢临川,一壑玲珑胜自偏。

石乳云牙磨荡处,却疑身在左神天。

送雁阁

鸳瓦飞残昨夜霜,西风初紧暮云黄。

凭栏独立秋如水,目断潇湘字几行。

浴碧廊

蔚蓝天色净无埃,一片冰壶镜里开。

数尽楼台刚十二,方知翠水近蓬莱。

鸥社

藕叶滩头小馆清,苍茫烟水共寻盟。

更无野老来争席,尽许闲心狎不惊。

舫斋

朱廊画槛足逍遥,面面陂塘面面桥。

错认桃花新水发,大家斋上木兰桡。

作者王昊(1627—1679),字惟夏,一字维夏。王世贞弟王世懋的曾孙。幼时即聪敏过人,弱冠补诸生,能诗,负才名。稍长,涉猎经书,纵笔为古文辞。吴伟业叹为“绝才”,里中宿儒纷传为弇州复起,后以奏销案废。筑当恕轩三楹处其中,研经绎史,穷其旨趣,授徒讲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廷试授内阁中书舍人,未就而卒,年五十三。与黄与坚等并称“太仓十子”,沈德潜谓其“娄东十子中,尤铮铮有声”。有《硕园集》。

黄汝良和王昊的组诗各有所重,前者所题以景观为主,后者所题以建筑为重,两者互补,则见学山园内胜迹景点洋洋大观矣。

学山园名闻遐迩,名人纷纷赋诗题咏。如《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有《寄题学山小严滩》;清初常熟人钱谦益有《秋夜过夷令词兄鸥社玩月》;明末清初最早注重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人士之一,《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亦有《题夷令词兄鸥社烟雨》;吴伟业有《秋日过学山漫赋二首》等,同样目不胜收。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