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海棠

西域海棠

西域海棠位于浏河天妃宫。

浏河天妃行宫旧名灵慈宫。始自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僧人宗坦建于崇明西沙,后坍于海。至正三年(1343)的时候,由宗坦的孙辈移建到了浏河。元至正十五年(1355),天妃宫毁于兵燹,宗坦的七世孙道暹重建。明洪武间,改封“昭孝纯正灵应孚济圣妃”,题额曰“圣妃宫”,每年总兵官海运粮储,往回均来此致祭。永乐初,郑和等遣使西洋诸番,以及馈运粮饷也会来这里褒祭。此间,又将天妃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清乾隆五年(1740)重新修建了一次。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时任江苏巡抚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又主持重修了天妃宫。

旧时天妃宫建筑雄伟,占地约一公顷左右,东西有金钩、玉带两河环抱。正山门(镇海太关)前有照墙。照墙前有月池,两侧有钟楼、鼓楼。正殿建筑高大雄伟。后殿有楼,楼上旧时藏有天妃出身图八幅,历记天妃“灵迹”,极为珍贵。庭中则有明永乐年间大航海家郑和出使西洋时携归并手植的西域海棠。清人姚承绪有诗赞此:

名花移植自西来,艳体诗成赋玉台。

天为红妆留别种,人经沧海觅仙荄。

琳宫得地酣娇态,绝域回春醉酒杯。

好共绯桃争国色,东风吹下绿阶苔。

(张庆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