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坊
青云坊在沙溪北弄内,久毁无存。
现在北弄底的新建牌坊,并不仅仅是今人为了增添景点而设,它是一种历史的回望,是一种思乡的情怀。早在明弘治年间,当地人氏郁容中进士后,就在北弄内构建了一座牌坊,并且题名为“青云坊”。难得的是,他自己为这座牌坊写了一篇《记》,使得这座现在谁也没有见到过的牌坊,在人们的心中美轮美奂。
郁容(1447—1502)中进士后,授刑部广东司主事,精于法律。升员外郎,为人正直,因忤内侍,谪抚州通判,迁知沣州,又升云南按察司佥事,分巡安普道。以艰归,装无南中物。所著有《见庵遗集》。弘治十五年(1502)卒,年五十六。
郁容的《青云坊记》写得很有文采,又很精短,先是讲述了建坊的由来:“予乡故海滨也,一望巨浸,烟波万里。然自月蕉先生肥遁团溪,与铁笛道人辈往往雅集于此,遂称胜地。吾祖奚疑老人因家焉,读书种德,荫及后人。今天子甲辰,容登进士,里中父老谓予不愧于科名也。请于藩司砻石建坊,以记姓氏,颜曰‘青云’。”接着,他写了牌坊落成之日,邀约诸位好友如王秩、蔡宁、桑悦等,携觞榼饮酒赋诗,啸咏于牌坊之下,极欢而罢。此时此刻,正是郁容青云直上、志得意满之时,但他并没有以此而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他对这些朋友说:“坊之建也,非予一人敢尸其名,若有友昆焉,若有子弟焉,愿与之并驱而进焉,庶四方之闻风而起者,日新月盛而什佰于予者,不知凡几乎,予一人实有厚幸。吾子若孙,其有式廓前徽而以翰墨之勋,张大其事者,不更对兹坊而色动乎!”从此,这座青云坊成了北弄内一个胜景,正如郁容所说的那样:“予从沙白风清之际,步于坊之左右,近睹鹭涛之如练,远窥蜃阁之飞霞,樵唱方终,渔歌乍起,夕阳红紫,若远若近,争献于坊之侧,不与团溪之美同为海滨之大观也哉?”
颇为可惜的是,青云坊在清乾隆年间已被改建成巷门。一般巷门,多建在街巷的入口处,于是可以推测,当年的青云坊应该在今日的北弄底。然而到了如今,就连巷门都不知所终了,留下的只是这一篇文字的记忆。
进入21世纪后,北弄底重建了一座牌坊,气势巍巍高敞,可惜无名。为今之计,不妨移明代青云坊之名而名之,也可成为一种历史的纪念。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