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井
2025年10月13日
通海井
通海井位于浮桥镇茜泾集镇中东街北侧五路堂庙堂内,距原三国时代初建,宋代重建的古塔(徐妃塔)仅十米。相传该井与古塔为同时代产物。
通海井的位置与众不同,井体三分之二藏匿于庙墙内侧,三分之一则在庙墙之下,并延伸至墙外地下。庙墙外侧处在井口圆的切线上,庙墙内侧处在井口圆的弦上。为了不影响汲水,井上方的庙墙内侧留有高、宽各八十厘米,进深十五厘米的凹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建庙时,古井早已存在,庙墙正处在井上,但又想将古井保存下来继续使用,于是庙墙便骑井而筑。
通海井为砖石结构,上窄下宽,成喇叭形。井口看似不大,但越往下越大,到五米深的井底处,直径将近两米。而这种情况,人们平时又根本察觉不到。因为在井内上上下下设有数道内径不大的石板井圈,人们在井上方只能看见内径不大的石板井圈,而见不到越往下越大的真正井壁。人们在井上方无论用竹竿、绳子、磁铁都只能探及井底的中心区,探不到大部井底。半藏半露的外观和深藏不露的井壁,可谓“通海井”的两个特点。
通海井水质比任何井都要清凉。尤为奇怪的是:有好几回,汲水人不小心把吊桶掉到井里,竟没有一次能打捞上来,连吊桶的轮廓都触摸不到。传说还有几次鸭子掉到井里便无影无踪,几天后竟在数里外的河里游上岸来,于是相传这井直通东海,慢慢地“通海井”的名字就叫开了。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