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 亭

桴 亭

陆世仪,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明亡后,陆世仪隐居读书、著述、讲学,历主东林书院与毗陵等地的书院,声名日盛。其在家乡太仓讲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在今海门第一桥西南创设尊道书院,初名桴亭书院。今桴亭遗址即陆世仪读书处,地方志上有记载,《中国读书大辞典》上也有“陆世仪读书处”的条目予以专门介绍。

桴亭

桴亭旧址在今太仓周泾桥南、九龙湾北,明嘉靖时为道教纯阳庙。占地面积虽不大,但花木扶疏,有流水一湾,有小亭一座,亭侧有“陆世仪先生读书处”石碑,系同邑新塘乡人彭甘亭手书。

“桴亭月色”是“娄江八景”之一,在清代,与“南园鹤影”“隆福荷风”“九龙秋韵”等景致齐名。

现今致和塘北岸沿河的“陆世仪读书处”与“桴亭月色碑”,为近年重建修复的,歇山式屋顶的长方亭为四面敞开式建筑。亭前、亭后遍植佳树名花,是游人休憩之地,或是读书看报之处。若在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洒亭,在此赏月,心旷神怡。

(凌鼎年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