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恩禅寺

崇恩禅寺

位于娄东街道红庙村南张宅,陆嘉北路19号。

据明弘治年间桑悦编纂的《太仓州志》及清金鸿编修的《镇洋县志》所载:崇恩禅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由僧人道悟开山。头山门在镇老街,后殿到高家桥南,纵深一公里余,宽三百五十公尺,占地五百余亩,建有佛殿、僧舍、经楼五千余间及花园、游廊等,号称太仓东乡寺庙之首。寺沧桑几变,兴废无常,至唐开成二年(837)重建,宋庆元二年(1196)修缮。至元朝,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元熹化缘重建,清乾隆四年(1739)又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为城隍庙,“文革”中全毁。

又据《太仓文史》总第十八辑及苏州有关史料记载:江苏一带这一时期建造的寺庙有四十五所之多,如苏州灵岩山寺、寒山寺,嘉定西门护国寺,南翔的云翔寺,昆山慧聚教寺、新安尼寺、千墩延福寺,石浦有无相寺等等。那时,崇恩禅寺属信义郡娄县惠安乡,归昆山管辖,自弘治十年(1497)成立太仓州后随属太仓管辖,而太仓的隆福寺、海宁禅寺、崇恩禅寺是娄县惠安乡有名的三大寺院。1958年春,陆渡渔业村一农民罱泥积肥时,在崇恩禅寺庙基的南叶泾里,罱到一块长四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四厘米的扇形砖刻。上刻“崇恩寺大佛殿”六个正楷大字,为当年佛殿墙门上的照壁残存砖刻。

2002年10月太仓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重建崇恩禅寺。2003年3月,计华法师住锡此千古道场,发大宏愿重建崇恩禅寺。经十余年的含辛茹苦,白手起家,科学论证,超前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如法、两证齐全(房产证、土地证),如今的崇恩禅寺占地面积已达十三亩,建筑面积五千二百平方米,绿化面积六百六十七平方米,辅助设施四百六十八平方米。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等殿堂。2007年2月建成大雄宝殿。建筑面积七百四十五平方米,可容纳五百多人,供奉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海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十八罗汉尊者。另建有念佛堂、往生堂、功德堂、客堂、斋堂、库房、接待室、寮房、客房、东西厢房,功能设施基本齐全。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