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双凤镇,又称普福宫。

据明张采《太仓州志》记载,普福宫由双凤里人、道士周静清建。初名道院,寻改观,延祐间升宫。清道光年间《双凤里志》亦载:普福宫创始人周静清自幼酷嗜黄老书及诸子百家、医卜阴阳之说,后游江西龙虎山拜玄静真君(36代天师张宗演)为师。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八月在家乡双凤创建普福观,至元二十六(1289)年殿堂、神霄万灵阁(玉皇阁)、门庑、厨舍乃完备。至元三十一年(1294)观扩建。大德四年(1300)建书楼。大德五年(1301)立东岳岱宗祠,作正一全真二馆。元至大三年(1310)赐额“普福观”。至大四年(1311)建钟鼓楼、汉王师殿、新观门。新观门上(即灵信门)有御封正一道教主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手书的“双凤福地”横匾。元延祐四年(1317)周静清弟子周应灵增设观规,建迎仙桥,元仁宗敕封该观为“普福宫”。

普福宫于元季废,神像迁至玉芝祠,明成化中道士周元白即祠建阁,明嘉靖十二年(1533)其徒陆宇宁(陆灵灵)修,嘉靖三十三年(1554)被倭寇焚毁。隆庆二年(1568)陆宇宁弟子顾起寅复建,改称“玉皇阁”。明崇祯元年(1628)玉皇阁圮废,僧大通复建。清乾隆、道光年间均有修缮。

普福宫灵信门内供关、温、马、赵四大灵官。入灵信门后便是御道街,穿过二门,两旁有朝房,至“午朝门”门前两侧是钟楼、鼓楼,门上悬金字竖额“敕建普福宫”,落款“清宁抱一凝妙真人”(周静清道号)。进午朝门,入大院即是凌霄宝殿。

玉皇阁原称神霄万灵阁,坐落于双凤普福观内。阁为两层楼房,翘角飞檐,画栋雕梁。楼上正中神龛内供奉玉皇大帝神像,龛前两侧供奉太白金星、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神像,及千手观音、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故又称“凌霄万灵阁”。

1951年春被改建为粮库,1964年因建直塘粮食加工厂而拆毁。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信众提交“创建福地公园复建玉皇阁建议”,通过募集资金,于1993年破土建阁,正殿为双层建筑,楼下供三清,楼上正中供玉皇大帝及风、雨、雷、电神,两侧建城隍庙。至1994年7月竣工对外开放。2002年始由太仓市道教协会驻会,引进茅山上清派道士进行教务管理。继于2003年起经多年扩建,现占地二十三亩(一万五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

道观以河为界分为两大群体,河上建有迎仙桥。河南有“双凤福地”三门牌坊、灵宫殿、三清殿及财神、慈航两配殿。灵宫殿供奉的是王灵官神像,两侧为四灵,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神像。三清殿为二层殿堂。一层供奉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圣境灵宝天尊和大清圣境道德天尊神像。二层供奉文昌星君。财神殿主要供奉赵公明、比干、范蠡、李诡祖、刘海蟾五位财神。慈航殿供奉的是慈航道人、六十甲子(太岁神)。河北原有二门牌坊、玉皇阁、城隍庙、文昌阁等殿堂,于2008年将河北殿堂拆除。

2012年起分两期对河北进行规划建设,总投资约一千五百万元。一期工程玉皇殿于2012年8月16日破土奠基。玉皇殿建筑面积五百八十二点一三平方米,高二十一点八米,长二十七点六米,南北进深十八米,殿前露台长十八点三六米,宽八点八米。2013年底玉皇殿基本竣工。殿正中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神像,玉皇两侧为太乙、玉女、金童、雷祖四神像,玉皇大帝背面供奉的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殿东侧供奉的是太阴星君、雷公、风伯、太白金星、张天师、吕洞宾神像;西侧供奉的是太阳星君、电母、雨师、火神、葛洪、月老等神像。玉皇殿具明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歇山顶,双龙吻脊,斗拱重檐,翘角峥嵘,气势巍峨。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