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天后宫
2025年10月13日
浮桥天后宫
天后宫遗址在浮桥镇东七浦塘北岸,今闸北东街64号一带。
天后宫初名玉皇庙,建于明代。后因七丫港渔业日趋兴盛,由渔民捐资在玉皇殿前另建一座天后殿,并改额为“天后宫”,时在清康熙年间。
天后宫占地十亩左右,面河(七浦)临街,门楼三开间,楼前有一片空地。楼上为朝北的戏楼,门楼与天后殿之间有一块砖石广场,东西两侧为民房。天后殿有五开间开阔,另有坐东朝西侧房三间。其时,山东烟台、苏北吕泗等港口的渔船来七丫港销鱼,都要到天后宫进香还愿,酬谢天后保佑之恩。礼物中最为珍贵的要数木制渔船模型,长一米左右,用料讲究,做工精致,一艘艘都是至美的工艺品,悬于大殿的梁柱之间,蔚为大观。渔船出海之前,渔民们还要来此进香许愿,祈求天后保佑海上平安,多有收获。有时还会请来戏班演戏,谓请天后欣赏,百姓同看,更添一番热闹景象。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驻浮桥的日军要筑碉堡等工事,因缺少木料,由伪镇长陆某私作主张,拆用天后宫部分材料,向日军谄媚。此例一开,当地的地痞流氓乘机也来拆料卖钱。天后宫惨遭不幸,就此剩下一片残垣败壁,成为瓦砾之地。
1958年大办工业时,浮桥人民公社在此地办起了一座耐火材料厂,在天后殿地基上砌了一个高大的烟囱。以后工厂虽然停办,烟囱却保留了很长时间,成为一座“航标”,也成为寻觅天后宫原址的唯一标记。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