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等文件要求的具体行动,是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的关键举措,是推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促进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再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等系列文件出台,大大加快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国家将职业教育上升到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高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三教”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是当前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尽管职业院校在思想上认识到“三教”改革是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并积极推进,然而一旦落实到行动上,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还是难以实现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一是职业院校教材开发的企业有效参与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企业在课程及教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没有有效体现,仍然是学校单一主体。学校教师对企业岗位工作流程及要求不熟悉,所开发出来的教材通常严重滞后并远离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发展,难以满足“双元”协同育人的需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科本位的教材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陈旧。二是缺乏很好的沟通机制使学校与企业的课程有效衔接,形成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没有很好地利用企业培训及岗位评价标准等优质资源,没有突出岗位能力培养,造成企业难以作为主体真正参与课程与教材的研发。三是校企双师结构团队组建不到位,校企“双元”合作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协同育人,没有真正做到融合。而组建校企融合的创新型双师结构团队是课程及教材开发的重要基础。前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下众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普遍遇到的瓶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面临课程及教材“大变革”的攻坚克难阶段,“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最难是教材,开发系列教材更难。教材改革是教师、教法改革成果的重要基础,只有教材改革到位才有助于教师、教法的改革。
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全国现代学徒制医学美容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系列”“工业机器人专业双元育人教材系列”“电子商务专业双元育人教材系列”等新型活页式教材,并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获得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和案例。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的“三教”改革,由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鹏飞教授牵头,组织全国现代学徒制专家库多名专家及企业的实践专家共同编撰此书,全书总结了近十年现代学徒制探索实践中,课程及教材开发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列举了很多案例与读者分享,希望这些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能够以本书为载体,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课程改革及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一定帮助,并对在“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双高计划”“高职扩招”等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有所借鉴,更期待本书问世后能够促进更多的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三教”改革,为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开发概述、职业能力分析方法、课程开发步骤与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的基本思路、具体步骤及方法。第二部分为教材建设,包括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背景、教材编写步骤与方法,重点介绍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基本思路、结构特点,针对教材编写中难于突破传统教材篇章结构这一共性问题,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基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及课程标准,校企合作编写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教材。第三部分为课程及教材开发案例,收录了大量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及教材的案例,案例均选自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系统开发课程及教材编写各环节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针对性分析。
本书在教材编写思路上有创新,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替代传统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使教材内容能够反映本专业最新知识以及新工艺、新方法、新流程、新规范和新标准;教材开发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书立足职业院校课程和教材改革的难点问题,提供方法及案例作引玉之砖,希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课程体系整体改革及新型教材编写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进而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双师结构团队取得较好的效果,“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教材取得实效。
本书收录的所有实践案例均由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及其合作企业提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力求详尽,注重实践。由于课程及教材改革仍在路上,具体的思想、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书中谬误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共同探讨。
编者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