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路径

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路径

(一)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如图1-2-2所示,主要包括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6个关键环节。

▲图1-2-2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路径

(二)课程开发关键环节

1.供需调研 调查专业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包括行业发展、岗位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素质要求、资格证书要求等需求情况,以及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目标规格、规模结构、教师配备、课程开设、教学实施、质量评价等方面供给情况。通过供需综合分析,明确专业的就业领域、目标岗位群,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相关内容。

2.职业能力分析 依托行业企业调研,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运用国内外主要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方法,针对专业目标岗位群和职业发展路径,确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对接国家最新职业标准,明确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3.课程体系构建 以供需调研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重要依据,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将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转化为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明确专业课程与任务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4.标准制定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前3个环节,明确专业定位、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实施、质量评价、学业要求等专业设置的关键内容和要求,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性质目标、内容要求、课程实施等内容,按照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编写框架,完成标准文本的编制工作。

5.课程内容开发 依据课程标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开发课程内容,包括编写课程教材和数字化课程资源,为组织教学做准备。课程内容开发的依据和基础是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标准,将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的任务,构建多种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类型,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也包括学科课程等。

6.课程实施与评价 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是指职业教育教师组织利用课程教材及资源,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原则是:行动导向,“做中学、做中教”,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和实践场所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课程评价。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是基于职业能力标准,即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从而有效地检验目标的达成程度。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北美的DACUM分析法、德国的BAG分析法、澳大利亚的技术领域分析法、英国功能分析法、世界银行推出的职业和能力分类系统等。在国内区域或行业典型方法,有上海的职业能力分析法、广东的“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北京的PGSD能力分析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