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团队组建

二、团队组建

(一)招募作者

根据教材编写计划,编辑与教材牵头单位共同制定教材编者推荐表,以自愿报名或单位推荐等形式招募作者,组建多方参与的编写团队。推荐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参编者的基本信息、专业背景、参编意向等,表2-2-1为某出版社的推荐表,供参考。

表2-2-1 某出版社教材编写推荐表

(二)确定负责人

“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其团队成员的构成应多元化,各自的工作背景和工作领域不同,在工作方法、思路以及对教材建设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视角也有差异,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校企合作开发,相互之间的联系既有纵向又有横向,因此新型教材编写的跨界合作模式,相对于传统教材单一主体编写模式要复杂一些,符合传统教材主编条件的作者未必能胜任新型教材的主编。为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招募作者工作之后,当务之急是校企各方以推荐或自荐形式,分别明确1~2人为教材编写团队负责人,发挥纽带作用,负责统筹协调、整合校企资源、组织学习培训等编写前期的相关工作;促进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使各方成员彼此尽快熟悉和了解,形成分工明确、紧密配合、资源共享、多方参与的教材编写团队。

1.学校负责人

(1)在教学一线岗位工作的专业教师,熟悉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及专业课程,了解新型教材编写理念与要求。

(2)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与相关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对相关行业企业工作领域有一定了解。

(3)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工作责任心强。

(4)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或专业实践经验,有考评员资格的教师优先。

2.企业负责人

(1)熟悉所在行业企业岗位一线工作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在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丰富,有较丰富的企业教育资源。

(2)有职业教育情怀或企业培训经验。

(3)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了解,了解教材编写要求。

(三)遴选主编

主编应该理解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的特点及要求,坚持“系统培养、能力本位”的原则,把握教材编写如何体现教学理念和思路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结构和形式创新,从形式到内容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既符合学历教育和企业培训要求,也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人需求。主编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要全面,不仅有学术和专业上的要求,还应具有专业实践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以下3个方面是考量作者是否胜任主编最基本的要求。

1.主编基本要求

(1)具有相关工作背景或实践经验:双元育人合作开发教材与传统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内容结构完全不同,主编应该具有与编写教材相对应的岗位工作背景或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经验,对课程及教材改革的要求理解到位,才能组织和编写满足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学习模式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材。具备双师能力和水平的主编,容易理解并认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与转化的课程及课程标准,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定位及编写思路,并将双元合作开发教材的理念和思路落实到教材编写工作中。

(2)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专业能力:新型教材突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框架,不只是形式上的创新,更主要的是内容和结构的创新。新型教材不是将传统教材进行简单的删减,而是重构;突出能力培养也不是只学技术技能,不要知识;新型教材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项目;将系统的理论知识碎片化并与工作任务融合;将职业培训内容进行提炼,同时融入学历教育,既体现基于工作的学习,也满足学历教育系统培养的要求。因此,主编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专业能力,对新型教材编写的要求能够理解到位,才能按这些要求组织编写、统稿和改稿。

(3)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多数作者编写教材是用业余时间,在没有可借鉴的模板和经验的情况下,新型教材比传统教材编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编写团队中以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或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担任主编的居多,在岗位上工作很忙,而在编写教材中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较重。面对全新的教材编写任务,需要主编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勇于探索实践,才能编写出符合要求的新型教材。

2.遴选办法

(1)以自荐和推荐方式确定主编人选:目前,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全面推广。多数专业为首次开发,没有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的相关经验。客观上符合主编基本条件的作者,包括有过出版经验、文字功底扎实的作者,能否具有新型教材编写的指导水平以及后续统稿、修改、完善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自身主观上的接受与改变,能够跳出传统教材体系框架的编制思维。事实上,多数作者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及教材结构都是传统的,即使思维改变,但真正落实到教材编写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以作者自荐和组内推荐方式,只能作为主编的人选,必须从提交“作品”以及在编写中实际发挥的作用综合考虑来确定。否则,主编对教材的开发可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能具体实施,可能会导致教材编写的后续工作无法进行。

(2)以提交“作品”的方式确定主编人选:开发的教材既要适用于企业培训,又要适用于中高职学历教育的需求,在内容结构上应有突破、有创新,需要作者付出成倍的辛勤劳动,因此,公平公正确定主编尤为重要。主编从自荐和推荐的主编人选中,以头脑风暴法,让入选的主编根据个人对所编写教材的理解,各自编写目录、样章,然后提交给编辑。编辑以个别沟通方式反馈修改意见,尽可能修改完善,随后编辑把修改完善的目录和样章发给编写团队进行集体讨论,选出最具有职业性、有突破、有创新的目录和样章,相应的作者就是主编。

用头脑风暴法可以让主编充分发挥个人见解,集思广益,同时也能更为客观地反映主编对教材编写思路、对课程及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教材整体设计是否有突破,是较为实用且有说服力的方法,是选出好主编的基础工作和前提条件。

(3)从负责人中确定主编:根据负责人在前期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结合个人意向及团队推荐确定主编。此法确定的主编有一定的团队基础,对于相关工作的了解更深入。是否具备主编能力,也需要从提交“作品”中进一步了解。

总之,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对主编的要求更高,是双向的。在现实中,学术水平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兼备的主编极少。为此,根据不同工作背景,各有侧重,对院校的主编侧重考量教学经验和文字统筹能力,对行业企业的主编侧重考量行业企业应用技术及实战经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温馨提示】 有传统教材出版经验的作者未必能承担新型教材的主编,以传统方式选定主编,有可能因为主编不能胜任影响教材编写进度和质量。而以提交“作品”的方式确定主编人选,能挑选出团队中最适合担任主编的作者。

(四)分工建议

1.编辑主要分工 教材出版规范培训与指导,提供体例样式或参考资料;负责牵头组建相关工作微信群,打通校企多家参编单位之间的信息通道(如某教材主编群、某教材编写团队);及时跟进工作进度,协助负责人或主编与编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安排编写任务。

2.主编主要分工 牵头编制课程标准,制定编写计划;指导编写;撰写教材编写大纲,完善教材目录及样章;编写教材、统稿、改稿、审稿。学校主编侧重上述资料文字规范性、理论知识的科学性、普适性等内容把关;企业主编侧重岗位标准、技术操作规范、情景及案例等实践内容把关。

3.副主编主要分工 参与编写完善目录、样章;收集教材编写素材,协助主编统稿、改稿及审稿。

4.编委主要分工 根据编写计划,完成编写任务,交叉审读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