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稿审稿
(一)主编统稿
主编是编委会的灵魂人物,是教材内容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是编委会的领导,是第一作者。统稿就是主编按照编写大纲,根据双元合作原则确立的编写思想,评判、取舍各作者编写的章节;按照原定的结构、字数及体例要求,将各作者编写内容统一到一个整体中,统一文风、体例,使整个书稿连贯和完善。统稿是完稿的最后一步,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切不可投机取巧,不可委托他人代劳。与交叉检查不同,统稿不能各自为政,不能分片分工,必须主编亲力亲为。
主编按照约定的交稿时间,积极催收稿件,及时发现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不能按时交稿的部分,应及时更换为其他作者,保证整个书稿能按时交稿,并留出充裕的统稿时间,以免影响后期制作。
(二)主编审稿
尽管有样章,但各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受限于传统教材的体例风格,加上文笔参差不齐,有可能引用相同的文献、会有内容的重复、格式差异等。主编应将前言、摘要等辅文,与各篇幅一起,按照逻辑关系,编排在一起,然后整体通读和修改。在最后把关环节,校企主编各有侧重。一个主编完成全部统稿后,交其他主编再整体通读检查。
主编要起到把关的作用,主编审稿是审核教材质量的第一关。主编在该环节应严格把握各部分编写的质量,保证其内容对接课程标准,符合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符合编委会确立的教材主旨。
1.从全局出发,保证科学性 检查和修改基本理论或公式,核实技术及操作步骤,保证书稿技术性无差错;检查各项目、任务是否能体现基于工作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保证书稿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避免遗漏;保证各部分篇幅基本平衡,使各任务设置更加合理;修改典型案例,体现岗位工作内容,落实知识点,体现最新科研、生产成果。审核数字化素材是否与正文搭配,无版权问题。
2.从全稿出发,保证统一性 检查文字、图、表无前后重复,专业词汇、数据和标准统一口径;确保引用的数据有效,体例统一。
3.按照科技术语的规范修改书稿 按照科技术语规范修改润色,使书稿写作风格统一规范,语言严谨简洁,表达准确流畅;图、表与正文精准配合。
4.全面审读数字化素材 检查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注意版权和法律问题,确保无政治差错,无隐藏的非法、反动内容;按统一的格式命名,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文件夹;检查二维码是否有效,是否符合相应的正文内容,并安排合适的位置插入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