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分析的工具
(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根据“二维四步五解”分析法的内涵,设计了分级式职业能力分析表(表1-2-1)。该表体现了“二维四步五解”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体现了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4个步骤,还体现了职业能力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5个方面的解析。
表1-2-1 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续表
在表1-2-1中,“工作项目”是指将职业群或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流程或要求分解而形成若干工作范畴、范围或领域。一个工作项目应包含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整体性、独立性的特点。“工作任务”是指某一工作项目的活动环节或事项,是完整工作的一部分,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的特点。“职业能力(点)”是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主要从完成这一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5方面来剖析。“项目评定”是对该岗位工作人员完成每个工作项目的程度要求进行评级,共分为1~6级,由低到高完成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等级划分见表1-2-2。此外,表1-2-1中的“能力水平”分为“高”和“中”两列,按照职业能力点在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高低或重要性程度打“√”,若某一职业能力点在工作中出现的频率低或不重要则就在表中删除。
表1-2-2 工作项目完成评定表
(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在完成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后,需要将各岗位职业能力合并为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表1-2-3是表1-2-2的合并和转换,同样体现了“二维四步五解”分析法的全部内涵。从表的结构上来看,表1-2-3与表1-2-2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1-2-3没有了“项目评定”,二是表1-2-3没有了“能力要求”,而有了“学习水平”,且“学习水平”分列为中职、高职乃至本科。“项目评定”和“能力要求”均是确定“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过渡性栏目。“学习水平”是后续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参考。
表1-2-3 某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续表
(三)职业能力分析用语
1.动宾结构的表述方式 能力是一种内化的个体品质,由于其可以在相关的职业活动中得以体现,表现为“能什么”“会什么”,故国外的职业能力分析多采用对行为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能力。因此,“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也采用动宾结构来描述职业能力。其格式为“动词+名词(对象)”的短句,且使用直接性的行为动词,如“能做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具有直观性、可测性。尽量少使用心智行为的动词,如一般不用或少用“掌握什么知识”,而采用“陈述什么知识”或“辨别什么知识”,这样提高了职业能力的可测性,使得内隐能力实现了外化。
2.描述职业能力的输出性动词 采取动宾结构的短句描述职业能力,需要使用输出性动词,直观且便于评价。
(1)表述认知类动词
1)知道和认识类:陈述、回忆、概述、概括、匹配、界定,等等。
2)理解类:推断、解释、辨别、判断、估计、总结,等等。
3)迁移类:改变、转换、修改、发展、使用,等等。
4)应用类:区分、演绎、推理、评价,等等。
(2)表述执行类动词
1)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等。
2)程序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等。
3)理会类:理会、阅读、摘录、寻找,等等。
4)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等。
5)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等。
(3)表述情感类动词
1)接受类:注意、觉察、识别、控制,等等。
2)反应类:遵守、服从、参与、愿意,等等。
3)价值类:形成、表达、展示、倾向,等等。
4)组织类:决定、限定、选择、比较,等等。
5)个性类:避免、内化、抗拒、处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