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写要求

二、编写要求

(一)任务驱动

1.以任务驱动教材体系重构 双元合作开发的新型活页式教材与传统教材有很大区别,新型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以任务驱动教材内容的开发,对原来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和重构,使知识点更好、更合理地在需要应用的地方搭配重组,应有的知识总量没有变化,但是其组织顺序和结构发生改变。新型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内容呈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有案例,有经验,情景真实;知识突出实用、够用原则,技能突出职业性原则,体现学用结合,容易理解。

2.充分体现新型职业教育特点 新型职业教育教材力求体现职业教育强调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特点,一方面考虑到其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职业培训的需要,同时结合“1+X”职业技能考试证书的要求,开发书证或课证融通教材。

3.充分体现真实的职业实践情景 根据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典型的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要点为核心,构建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教材内容的设计贴近岗位需求、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对典型工作项目进行完整讲解,包括计划、实施、评价等,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情景设计、真实案例、特色栏目、流程图示等,加深学生的职业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结构形式创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1.装帧形式创新 新型活页式教材将教师教案、学生笔记、学生作业和测试等合为一体(图2-1-1),携带方便,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以及模块教学的思想。

2.活页式教材内容结构编排灵活 教学内容中的新技术、新规范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活页式教材并不限于已经成型的内容,相较于传统教材,活页式教材在更新和补充新内容上更为灵活方便;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师生可按照模块自由组合课时内容,并随时增减内容,且可以灵活添加活页笔记页。

3.方便学生学习与教师备课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将作业、课堂笔记等与教材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册,活页收集,方便回顾整理以及复习应考。对于教师而言,活页式教材可以自由插入文本,便于教师对知识、题目及材料自由组合,满足不同难易程度的学历教学和技能培训的要求,便于其个性化教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图2-1-1 活页式教材样式

(三)教材编写支持

1.实行主编负责制组建编写团队 以主编、审核专家、编辑等核心成员组成核心编写团队,整体推进教材编写进度并及时处理或调整结构框架。出版社编辑全程参与教材编写,编辑的早期介入,可以提供出版方面的支持,如出版规范要求、版式体例和样章的确认等,让编写者熟悉出版流程,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可提高编写质量和工作效率。

2.积极组织专家审核 教材编写过程中或完成后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特别是一线师生和企业意见。组织相关专家对教材的编写框架结构和内容进行审核。根据我们的经验,编写启动时就要请有经验的专家介入,并进行全程指导审核,从教材的目录、大纲、体例、样章等方面把好关,有的教材目录、大纲、样章需要反反复复几个来回,甚至推倒重来,最后才达到要求。

(1)教材审核人员的遴选

1)遴选原则:教材审核人员应包括相关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客观公正,作风严谨,并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坚持编审分离原则,审核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相关教材编写工作。

2)审核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没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本学科专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熟悉行业企业发展与用人要求。有丰富的教学、科研或企业工作经验,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技术资格)。对于新兴行业、行业紧缺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可适当放宽要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政治敏锐性强,能够辨别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思潮。有较高的文字表述水平,熟悉教材语言风格,能够熟练运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客观公正,作风严谨,并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

(2)教材审核内容:应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全面审核把关。教材使用的名称、名词、术语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没有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歧视,不得有商业广告、变相广告。对教材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海洋权益、社会安定、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的内容,送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把关。

3.教材出版物的一般规范要求 教材属于正式出版物,出版物应符合图书出版条例。我国新闻出版相关主管单位,对图书出版规范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禁止内容、错别字、语句逻辑错误等。教材和一般的出版物不同,使用者众多。若有错误,不及时更正会误人子弟,影响很大。教材和词典一样,都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标准应更高、要求应更严,尤其不能有知识性的差错。

(1)政治性问题:出版物出现政治性问题是一票否决。有关政治性敏感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关注是否有违反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保密问题、国际关系、领土主权、民族宗教问题及其他情况。

教材中的政治性问题多夹杂在字里行间,需要逐字逐句通读,妥善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宣言邪教、迷信的,危害社会道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等,出版社编辑针对这些问题应严格把关。编写过程中如有疑问,编写者应该及时与编辑沟通解决。

(2)科学性及专业学术规范要求:科学性问题主要是概念、原理的论述是否正确,数据、公式是否无误,图、文、表是否一致,名词术语是否规范、统一,以及是否存在科学常识性错误。

教材应当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数据、标准、技术应准确、可靠,反映最新的科技进展或成果。符合学科专业标准或相关行业规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规范的专业名词术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体例格式规范。

(3)版权合法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第三者权益,包括著作权、肖像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一般来说,公认的理论知识的定义、原理、定律、规律、法律法规等内容没有版权,可以引用。因此,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引用他人作品内容做比较或阐述自己观点时,一定要注明引文出处。引用他人的图表或大段文字内容,一定要征得原作者授权后方可使用。

对于一些实操性教材,需要录制一些视频或图片展示,凡是涉及人物的图像,都应该征得当事人(模特或操作者)同意并获得肖像使用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