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前准备
(一)邀请参会专家与主持人
1.专家数量及来源 为营造热烈且可控的会场气氛,参会的校企专家总人数一般为12~14人(1∶1),均来自学校和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校企专家工作背景不同,对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认识角度有可能不同,因而关注点各有侧重。企业专家对课程内容与要求更注重实用性,易忽略系统性;而学校专家侧重学科的系统性,对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相对较少或不够具体。为此,尽量从有代表性的多家企业和院校邀请参会专家,以发挥各自优势。
2.专家的要求
(1)行业企业专家必须是直接从事岗位一线工作,责任心强,细心、耐心,愿意参与且时间保证。专家尽可能来源于行业企业培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一线工作岗位,有岗位培训或带教经验、员工招聘与培训管理经验。
(2)院校专家:必须熟悉本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规范表达形式。如本专业有不同层次学历教育,则专家应包括中、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对应学历层次的院校专家占多数(约3/4),且尽可能来自不同地区院校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
(3)主持人的要求:有相关会议主持经验,应变能力和归纳能力强;熟悉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转换方法(直接法、转换法、提炼法);善于提问,能快速启发专家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有较强的会场组织、协调能力。
(二)会务准备
1.资料准备与发放 会议组织者至少提前1周将“职业能力标准汇总表”等相关资料发给参会专家,提醒专家们提前熟悉“职业能力标准汇总表”,为使其在课程转换研讨会中能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应让参会专家有足够时间准备会议。资料包括职业能力分析汇总表、典型工作任务(示例)、课程体系(示例)等。
2.硬件设备准备与调试 会前检查投影和语音设备,保证所有设备使用正常。如果运用课程开发平台,必须保证网络畅通,专家一人一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