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编写准备
(一)教材编写计划
系列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制订教材编写方案或编写计划,以便把控编写进度,与出版社编辑统筹协调相关工作。方案应根据各个专业和学校的要求不同而进行调整,没有固定的模板,通常包括编写计划、预期目标、编写人员、编写大纲、样章等教材编写过程的相关要素(相关内容参见第二部分第二章)。
(二)主编遴选要求
不同出版社或不同类型教材对主编的基本专业能力、相关工作经验有共性要求,也有个性化要求(相关内容参见第二部分第二章)。
【案例3-1-16】
复旦大学出版社《关于现代学徒制系列教材主编、副主编遴选办法及要求》
复旦大学出版社在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系列教材编写的探索实践中,制定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系列教材主编、副主编的遴选办法及要求”,也适用于“双元”合作开发教材的主编遴选,具体内容如下。
现代学徒制系列教材在编写理念与内容组织等方面与传统教材截然不同。前期实践证明,以教师个人意向确定主编、副主编的办法,有可能因个人对现代学徒制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编写的教材达不到该系列教材的总体要求。为了保证编写的现代学徒制系列教材符合出版要求,并且能够按照编写计划和时间进度顺利完成,现对相关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的遴选办法及要求规定如下。
一、遴选办法
1.首先由各编写组成员自荐或推选主编和副主编,根据其对整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水平以及后续统稿、修改、完善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在编写组中的领导作用综合考虑。
2.有意向担任主编的老师,需要按照“主编提交材料要求”,将相关材料交给复旦大学出版社相关编辑。相关编辑将收到的各份目录、样章隐去真实姓名后发到编写组,通过编写组成员互评、出版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出这本教材的主编,保证对每位有意向担任主编的老师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主编提交材料要求
(1)未启动教材:根据编写要求、教材定位,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教材目录、体例框架和编写样章。
(2)已经启动且目录已基本确定的教材:如对现有的目录、体例和样章有不同意见,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编写目录、体例和样章。
二、主编的义务和责任
1.每本教材启动后,需要先确定这本教材的召集人和联络人。
2.最先担任召集人和联络工作的老师,如果同时也能够胜任主编的审稿、修改、统稿、指导、协调等工作,结合编写组内成员的意见,出版社会确定其为第一主编。
3.每本教材的主编一般最多不超过3人,第二或第三主编由出版社根据后续工作情况(如编写大纲、样章、正文内容、全书统稿、协调工作等)来确定每本教材其余的主编人选。
4.每本教材的审稿和统稿全部由第一主编负责。第一主编要保证对教材的编写要求理解到位并能确保实施,把控全局,全面掌握教材的结构、内容、编写进度,合理安排交稿时间,并负责与出版社进行沟通。
5.书稿编写完成之后,由第一主编组织编写组成员进行交叉审稿2~3次。第一主编确认编写质量后再将书稿发给出版社。书稿排版后的清样审读也由第一主编负责组织安排。在每位编写成员对自己编写内容进行检查核对的基础上,主编和副主编需要对整本校样质量进行把关。
6.建议每本教材的主编、副主编不能来自同一所学校或者同一家企业。每本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中至少有一位来自企业。
三、副主编的义务和责任
1.每本教材的副主编最多不超过3人。有意向担任副主编的老师,可以在推荐表里提出,并开始进行下一步工作。
2.协助主编、主审和责任编辑的相关工作。
3.协助主编完成部分审稿、修改和统稿工作。
4.能够在教材中承担比较多的编写任务。
5.编写内容符合要求,且没有多次被推翻重写。
6.如果所在学校能够确保使用教材,并且使用数量较多,将优先考虑确定为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