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我有意写一篇关于罗丹的文章总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未能动笔,原因很多,主要的一点似乎是觉得缺少一个距离。罗丹的作品曾在雕刻工作上给我以不断的提示,并且,在生活上也给我以不断的提示,他的作品混入我思想感情的曲折发展,使我无法作一篇较客观的评述。

但是,现在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必须写出来。我以为我的一些想法和经验可能对于现在尚年轻的艺术朋友有一点用处,就算这用处是极微吧,甚至也许他们会觉得过时了,可笑了,至少这是一个中国艺术学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在欧洲学习经过的记录,关心这时代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人总也会发生兴趣的。

于是,我想把学习时代的反省搀带着当时一些生活经验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第一步便是去寻出旧时的日记,把有关罗丹的部分择抄下来。在择抄的时候便发现对于这些记录要作很大的整理修改。同在一天之内便得有所增减,有的地方不做适当的补充,旁人读起来是不会明白的,有的事情和罗丹的关系太远,只能删去。但是什么该删,什么该增,也颇费斟酌。增加多了,怕歪曲当时的实情;删减多了,只剩议论,则又失掉日记的本色,所以整理起来,竟很费一些事。

在最后誊清时,觉得我似乎在试写自传的一章,如果从这方面去要求,是很不满意的,因为只截出有关罗丹的段落,要看生活的痕迹,毕竟遗漏很多;如果当作我对罗丹的评介,则又显得支离零碎,很不完整,竟也是不能满意的。现在我只能希望从日记的角度看,保存了生活和工作的一些片段,从评介的角度看,对旁人还有少许参考用处。文中有些话和我现在的想法不免有差异了,为着保持一定的忠实性,也只由它去,1951年之后,日记里提到罗丹的地方便甚少,所以择抄到这一年8月为断,虽然他给我的提示并未完全中止。

熊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