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10.20 《青铜时代》和《大卫》

1948.10.20 《青铜时代》和《大卫》
img

◎米开朗琪罗 《大卫》 大理石

因《青铜时代》联想到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那也是一个健壮的年轻人的裸像,也是雕刻家初期的作品。罗丹着手《青铜时代》时刚好35岁(1875年),米开朗琪罗开始打凿《大卫》的时候更年轻,才26岁(1501年)。我们知道雕刻家创作雕像时,把自己的思想、心理都塑进去,也即是自己的现身说法,年轻的大卫也就是年轻的米开朗琪罗。这里的大卫不是战胜了巨人哥利亚之后的踌躇满志,妇女们载歌载舞迎接的英雄,而是凭了爱国精神和神的信念走向敌人的小犊。他转过头,傲然蔑视敌人,却也冷静地观测对方的优势和弱点。他并非全无疑惧,眉头锁着,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流露出沉着与坚定,比任何老年人或中年人都有更真率的勇往直前。这是饱含着未来的年轻的躯体,准备和一切阻碍、风险作战斗的年轻的生命。

《青铜时代》代表更早的一个阶段。这时年轻的躯体还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全身的肌肉也都在沉睡与清醒之间,眼睛还没有睁开,尚未看到外界,当然尚未看到敌人与爱人、花丛与陷阱,像一个刚刚成熟的蛹,开始辗转蠕动,顷刻间便要冲破茧壳,跳入广阔的世界。中国文化里似乎完全没有这样对于少壮的身躯之美的歌赞,我们在这年纪是战战兢兢地活在封建社会的重重束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