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06.12 纪念碑雕塑
◎穰尼俄 近代美术馆前的大浮雕
在纪蒙那里,懂得了雕刻的精髓、本质。他把雕刻浓缩到一个人的头像上。再精简下去,大概就必然结晶为布朗库西的那一个蛋形。沿这方向发展,还可以走到数学,走入哲学。但是我是从那边来的,我并不喜欢布朗库西的理性雕刻,让我想到宋儒的说理诗。
我想,回到中国必定有做纪念碑等大型作品的机会,我必须有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于是决定进入穰尼俄(Jonniot)教室,那是美术学校称作“纪念碑型雕塑”的教室。教室里以做浮雕为主,穰尼俄自己的重要作品有近代美术馆前的大浮雕、殖民地展览馆前的大浮雕,都是这一类。我并不太喜欢,觉得装饰味太重。但是教室里展示的许多大规模构图的浮雕习作,看起来很叫人觉得生意蓬勃,开张痛快。
◎穰尼俄 近代美术馆前的大浮雕
穰尼俄肥胖,纪蒙瘦硬,恰成对比。纪蒙十分严肃,深思苦虑,有哲学家、甚至宗教家的气质,最近他制作的耶稣像,可以说是他的自塑像。穰尼俄是个乐天享世的性格,美食善饮,到教室来常讲一点淫秽的小故事,带着顽童游戏的心情塑造。改学生作品的时候常这样说:
“怎么一点趣味都没有,死气沉沉的?”
“慷慨豪爽些,多给这些女人一些肉!”
在他的教室里,学生做三四米高、四五米阔的浮雕,很轻松、快活,不觉得是一重负。在纪蒙的教室里,就算一个小的头像习作,也好像是艰难困苦的重任。我想把雕塑看得太容易或太艰难都是不好的。
在穰尼俄教室工作已将一个月,明白了浮雕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形体之面的确定是要从墙的平面作基准去着眼。这和罗丹所谓“生命从内部的一个核心向四面八方突挺出来”的说法很不同。浮雕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构图,而这构图是绘画性的,和圆雕关系甚少,却又不是绘画,因为不用绘画的透视法。
我的浮雕上有几匹野兽,到卢浮宫去参考亚述公元前7世纪的浮雕,第一次发现这民族对于动物的了解,他们不但深深地懂得牛、马、狮子,而且为牛、马、狮子给予了英雄式的形象和动态。有一浮雕刻有一养马人举着双臂,牵着两匹高大的骏马前行。养马人的筋骨肌肉好像摹仿马胫的筋骨肌肉,两匹马昂首阔步,意气豪俊,显然是久经沙场、所向无敌的征战者,它们一派主人的神态,而牵马人是忠实的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