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05.07 石雕教室

1948.05.07 石雕教室

午饭后,有人叩门,是寿观,激动地紧紧地握了手,他终于到巴黎了。和他同来的是一个美国青年人,据说是莫穆(Maugham)养育出来的一代,和他从上海同船来法。没有多谈,陪他们在拉丁区找到了旅馆便分手。我得去美术学校看石刻教室教授索必克先生。这是听了雕刻学生杜费尼的劝告,准备先在这一教室学一学打石头的技术,他认为学雕刻必得从打石头入手,我想是对的。

到了教室颇吃一惊。教室不大,左左右右全是石头、石像,半是石头的石像,半是石像的石头。可以走动的空间不多了,而这空间的地面上铺满了一层碎石渣,走上去,凄凄喳喳地响。空中飘着石屑的粉末,同学们的工作服上、鞋上、木屐上、头发上都覆着一层白粉,他们敷着粉末的脸都极善意,笑着。但是仿佛受了石头和影响,不是很多话的,并且在叮叮的锤声里,交谈也很吃力。我感到有些不安,这一种雕刻室的空气是我所未料到的,和哲学课堂上的气氛太不相同了。米开朗琪罗、罗丹的雕像都是从这样的混乱、迷惑、贫瘠干枯、坚硬粗糙的物质世界中产生出来的么?想到我必须从这石头堆里辟出一条路,而这些石头极硬,这条路极长,不免心里一悸。忽然想到苏格拉底年轻时代也曾打凿雕像,觉得我并不是完全的陌生者。

教授是个魁梧而和善的中年人,要我下星期三带素描给他看。

我知道寿观会从哲学学生的立场,以哲学思维的雄辩带着知交的情感,企图把我拉回哲学去,但是给苏里欧教授的信已发出两个星期了。

img

◎1949年和好友顾寿观在巴黎凡尔赛宫

img

◎克劳德·洛汉 《基督向马格达拉显灵》 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