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05.21 罗丹的文章
我这才知道罗丹的文章不完全出于他的笔下。
离开北平之前,我在东安市场买到一本《罗丹近旁》,是罗丹晚年的一个女秘书蒂艾儿(M.Tirel)的回忆录,其中有一章是《罗丹和文学》。她说《法兰西大教堂》是罗丹的许多随感手稿,原稿错误极多,有文法的、有拼音的,还有语义含混的句子。曾由文艺评论家摩里斯(C.Morice)修改润色,然后由蒂艾儿誊清。他们一次又一次再改再抄。并念给罗丹听,他时而欢呼:“多美啊!……多美啊!”
不过他究竟怀疑自己的文学才能,同时也不完全信赖别人的修饰,他说:
“摩里斯念了一章《大教堂》,我听得莫名其妙。他让我说一些我不要说的话。他是个评论家,评论家是不懂艺术的。”
修改他的文字的,还有别的人,他说:
“我要这些先生们改正我的拼音错误,他们偏改动我的意思。”
罗丹常说:“我刚才记下来的美极了!”
但是蒂艾儿对罗丹的写作给了极苛刻的评语:“我诅咒那些提示罗丹动笔写作的家伙!”又说:“他写作,倒不如说拼凑字句(原文用的是ecrivailler),大部分都毫无意义。而那些冒充风雅的人来了,惊叹,啧啧称奇。”(《罗丹近旁》第102页)
克拉代耳在《罗丹传》一书里所记载的很不一样:
(罗丹)本是执拗的小学生,工匠兼艺术家,昧于语法和拼音,但由于他尖锐的洞察力和诗人的秉赋,遂成为一个机敏的记录者。他的敌人把他看做一个知识浅陋的人,一个粗人,但是他往往找到的一些比喻是作家也要暗暗嫉妒的。
妙的是,为了证明她的判断,蒂艾儿特别引了一节罗丹手稿的原文,并且声明是按照原来的文法和拼音的错误印出来;也果然是错误很多,而且句子也无法读断。同样,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克拉代耳也引了一节罗丹手稿的原文,也果然有很巧妙的比喻。像:“头靠在枕上,这是浮雕。”“女人眼帘下的儿童的眼睛。”克拉代耳的评语是:“这些片段有精微的感觉,比得上希腊的颂歌。”(《罗丹传》第303页)
我想这两位小姐的话并不相冲突。大概罗丹的确写了一些令人不懂的、不通的文字,但是也写了使人惊叹的奇妙的文字。那些叫人不懂的、不通的文字,大概是罗丹的一些深切的感受而一时并不易用文字表达,以致造出晦涩古怪的句子来,他既没有技巧,也没有时间去加以细细推敲,不过蒂艾儿说的“大部分毫无意义”当然是粗陋幼稚的看法。
我觉得《法兰西大教堂》的文字尽管被人修饰过,我们仍能感受到罗丹洋溢的热情,思想的主旨也究竟还是罗丹的。没有罗丹,这样的文章不可能存在。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罗丹和文学的关系。按蒂艾儿的记载是:
我从来没有看见罗丹打开过一本书,除了他在凡尔赛古玩店里买的那些因为装订精美而购的古版本。毕龙府里充满这类书籍。他有时打开一本,喃喃地辨读:“路易十四……路易十五……”随即又放回原处。(《罗丹近旁》第105页)
克拉代耳所写的大不一样:
因为感到知识财富的不足,他不断地自学,一再读荷马、埃奇勒(Eschyle)、维吉尔(Virgile)、奥维德(Ovide)、柏拉图。在他看来,塔奇德(Tacite)是肖像的塑造者,像他的一个兄弟。他喜爱伦萨(Ronsard)和阿迷约翻译的隆古斯(Longus)。他尤醉心于卢梭的《忏悔录》。更不消说浪漫派诗人,以及巴尔扎克和福娄拜。他带着好奇翻阅几个哲学家的著作,像斯宾诺莎、叔本华。不过他不读同时代人的作品,所以他对文学一无所知的谣言便传开了。(《罗丹传》第303页)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说两位小姐的话是互相冲突的。谁对谁错呢?似乎我们不得不多相信克拉代耳些。克拉代耳的父亲是罗丹的好友,过从甚密,而两人的友情始于1882年。克拉代耳从小便认识罗丹了。蒂艾儿呢,1906年才见到罗丹,她不过26岁。罗丹已经60岁,已经为一位美国的侯爵夫人所缠住。这最后的十年中,罗丹享受非常的声望,而私人生活是非常动乱的,创造力最充沛的季节已经过去。蒂艾儿能看到什么呢?蒂艾儿所说的可能并非虚谎,但只是真实的一角。她虽然从来没有看到罗丹打开过一本书,并不能证明罗丹从来没有打开一本书。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处理历史文件和当事者的报导是该多么谨慎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列举罗丹的文学读物的时候,克拉代耳遗漏了但丁的《神曲》,她也没有提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今注:里尔克在短期间做过罗丹的秘书,当然相当了解罗丹的个人生活。他曾说罗丹喜欢读书,但是措词则有些含糊。《罗丹》一文中有这样一段:“他很勤读,在布鲁塞尔的街上,人们经常看到他手里拿一本书。然而这本书或者只是一种凭借,有了书,他可以更深地返回自己,返回等待着他的巨大的工作。”里尔克虽说到罗丹“勤读”,但特别提出在比国的青年时代;同时又说他的读书是创造的凭借,并非一般的钻研式的苦学。我们可以说罗丹读书并不是为了博学广记,而是中国古人所谓求“受用”。他所读的书可能并不多,也无系统,但是他所读的都吸收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艺术创造的泉源与土壤。
1967年出版的哥德榭岱(Goldescheider)的《罗丹》对于罗丹的阅读是这样写的:“(罗丹)爱好阅读。他有相当广泛的文学认识,从但丁到雨果和波德莱尔。他的衣袋里常放有一本书,进餐时也往往看书。”这和蒂艾儿的话愈相径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