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05.08 贝的母亲

1950. 05.08 贝的母亲

五点半便醒来了,五月的晴朗在窗外闪耀。七点半赶到东车站送贝的母亲回瑞士。她们看到我,有些出乎意外,很显出高兴的神色。

贝的母亲是独自来游巴黎的,并且是第一次。贝的父亲在瑞士乡间做医生,酷爱艺术。半天行医,半天关在工作室里作画。对巴黎的艺术有严厉的批判,对大都市表示厌恶和逃避,所以虽然妻子来游巴黎,他却不肯同行,料他此生无造访巴黎的可能,这和过去中国隐者的心理很接近,现代欧洲人中有这样的人物是很令我吃惊的。

贝的母亲温和可亲,衣着朴素典雅,处处显出是诚笃地生活、勤恳地劳作的良善妇人。她昨天在罗丹美术馆十分欣赏《夏娃》,仰看了很久,并且不自觉地把右手移到左肩上,好像移情在那雕像中。她说夏娃的动态是步下什么石阶,也许是从乐园被逐之后,走向人间的第一步;夏娃看到人间充满苦难,也充满吸引她的事物,她怀着畏惧,却又非走向它不可。这是她的命运。贝的母亲又说她还联想起米开朗琪罗画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上的亚当和夏娃。他们被逐出乐园时,夏娃也大致是这个姿势,向前跨去,两臂抱肩。但是在那里,她折头向乐园、向蛇、向智慧的树、向她的罪作最后的回顾;在这里,她怯疑地看向下界,步向人间。

我想:贝母自己的生活是非常平静而幸福的,但有一种苦痛,属于存在的,属于生活的,形而上学的,属于女人的,不可逃的,这使她和《夏娃》有深深的默契。

img

◎罗丹 《夏娃》 青铜

img

◎米开朗琪罗 《原罪与逐出乐园》局部 油画

她不过五十岁左右,须发已经半白,脸上的皱纹也已不少,我初以为和我的母亲年纪相仿佛,不料比母亲年轻十岁,我也悚然想到母亲现在的面容,一定相当苍老了。

img

◎熊秉明 《瑞士乡村》 速写

今注:这一年夏天贝的父母约我去他们家度过极美好的假期。我羡慕他们和平的生活。盖尔卜克(Gelpke)医生的作息极有规律上午诊病,妻子是助手,兼药剂师,下午作画,早期画弗拉蒙派的精笔静物,后来画瑞士风景,色调笔触很有梵高的意味。没有想到这样和平的生活并未能持久,四五年后他爱上了女儿的女友,于是和妻子离了婚,并且完全放弃医业,专从事画画了。当然这中间经过许多痛苦的波折和磨折。新婚之后曾得一男一女,但是夫妇年纪差别太大,生活也并不美满,靠画为生更不易,后妻一度精神失常。

近年来我暑假去瑞士,总要到莱茵河畔去看看他。他生活十分孤寂。和前妻离婚后,他的好友雕刻家赫勒(Heller)很不以为然,和他断绝了来往。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朋友,所以每次见到我都很激动,给我看一年来的作品,要我说出我的意见。最后的一批画有不少是自画像,颇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平静。1981年老医生画家以83岁的高龄逝世。前妻寂寞地独自生活也已二十多年,夏娃的影像或还在她的梦中有时显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