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史学论丛》简介
《钱塘史学论丛》这本书是由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编创作的,《钱塘史学论丛》共有88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新论 一、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 二、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南越国疆域考 一、南越国的西界 (...
2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新论
李军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
3
一、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上古三代,特别是西周以来传统德治思想与宗法制度的长期影响,产生的条件是春秋晚期社会变迁引发的观念更新,学理呈现则是孔子仁学思想在...
4
二、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具体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价而...
5
三、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惠民、富民。 先说惠民。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孔子称...
6
南越国疆域考
马金霞 南越国的疆域其实有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致以汉文帝元年(前17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南越建国(前204年)到汉高后八年(前180年)是南越国疆...
7
一、南越国的西界
南越国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经略和拓殖,其西部疆域较之立国伊始大为扩展,赵佗在位时,南越降服了西瓯和骆越,将边疆推进到西南夷地区,自北而南分别与且兰、夜郎、句町等...
8
(一)与且兰的边界
《汉书·地理志》记载牂牁郡下有且兰县,颜师古《汉书注》认为乃故且兰侯邑,且兰侯即《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的且兰君,所谓“南夷君长以十数”...
9
(二)与夜郎的边界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粤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然亦不能臣使也。”[8]夜郎是...
10
(三)与句町的边界
《汉书·地理志》:“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又有庐唯水、来细水、伐水。莽曰从化。”[16]句町与夜郎、卧漏比邻,也是南夷酋邦,汉武帝开西南夷,封句町君长为句町...
11
二、南越国的南界
汉武帝平南越后,以南越之地为岭南九郡,岭南九郡中最南端的是位于今越南中部的日南郡,故而南越的南疆应及至是地。 南越国是在秦代岭南三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立国之初...
12
三、南越国的北界
南越国的北界变动比较小,基本以武夷山、五岭等山脉为标志,自东而西,分别与闽越国、淮南国和长沙国接壤。...
13
(一)与闽越国的边界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录,今天闽南、粤东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区应即是汉代闽越国与南越国的自然边境,地处闽、粤、赣三省交壤的武夷山脉西南延伸部分为两国边界的西段,闽南、...
14
(二)与淮南国的边界
位于今江西、广东两省边境的大庾岭是汉代南越国与淮南国的北部边界。 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组成的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交界,是中国...
15
(三)与长沙国的边界
汉文帝予赵佗书说:“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68]南越国与长沙国之间交错嵌插的边界线始作俑于秦代,秦始皇平定...
16
近年来王充研究的走向及其特征——基于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的研究
宫云维 中国知网是目前世界上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每年收录海量的学术论文。中国知网不但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检索,近年来还开发了计量可视化分析等...
17
一、文献分类的选择和检索条件的设定
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形式有高级检索、专业检索、作者发文检索、句子检索、一筐式检索五类,本文选择其中的高级检索。高级检索设有“输入检索条件”“并且”“发表时间”—“更...
18
二、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分析
本次检索共得到1418条结果,根据中国知网可视化计量分析发布的年度趋势图(如图1所示),触底的三个点分别是1950年、1959年、1979年,发文数量分别为1篇...
19
三、王充研究的地域特征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和“计量可视化分析”的作者分布图(如图2所示)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充研究作者涵盖了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者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北...
20
竹林名士对放达的把握
徐斌 摘要:对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的放达,尽管历来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其不受束缚的任情自然却是双方的共同认定。其实,竹林名士十分在意这种处世方式的社会影响...
21
一、什么是“放达”
当代谈论放达,前后经历过较大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内,放达被视为世家大族精神没落的表现。近年来对放达的研究转入客观审视,一般认为,其“本质是把人性从礼法的束缚中解放...
22
二、嵇阮如何把握“放达”:从道德修养的角度
嵇阮对放达的把握是通过现实的道德修养和超现实的审美体验两个方面来实现的。道德修养又表现为天性把握与理性把握两种。 嵇阮俱为深得“建安七子”真传之人,自幼成长于批...
23
三、竹林名士的“放达”实践
验之以竹林名士的放达实践,确乎承载了玄学思潮在特殊环境下的种种诉求,内涵远非表面的种种形式所能包容,而且仅就表现形式而言,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更像一个多棱镜,...
24
四、竹林名士对“放达”境界的提升
竹林名士在现实的政治对垒中,无疑处于弱势的地位,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仅靠现实道德修养还不足以完全支撑这种压力,嵇阮以其诗人和艺术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在超现...
25
五、竹林名士对放达把握的社会影响
对放达的把握存在与否,效果又如何?终归还要从它的社会影响中求得印证。礼法之士自视对放达疾之如仇,何曾面责阮籍“纵情背礼败俗”,钟会状告嵇康“轻时傲世”“有败于俗...
26
新兴边地将门与北宋中后期政治——以种氏将门为中心
姜勇 在北宋初期尚着意于“先南后北”,无暇顾及西北局势的战略下,府州折氏、丰州王氏、麟州杨氏、金明寨李氏等边地将门凭借五代以来割据一方的势力,获得了世袭继承的特...
27
一、新兴边地将门发展概略
长安种氏本为典型的文官家族,种世衡“曾祖存启,河南寿安令。祖仁诩,京兆长安令,赠太常博士。父昭衍,登进士第,累赠职方员外郎”[3]。家族最初主要活动于河南洛阳,...
28
二、招抚番部与种氏的经营
仁宗时宋夏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失利激起了北宋朝野的广泛议论,关于如何加强边防以防御西夏,较为关键的政策有两点,即大力修筑沿边城寨及加强对沿边番落的招抚,以为屏障。其...
29
三、西北拓边与种氏的进取
北宋对西夏的政策,在太宗朝收复的尝试之后,至英宗朝,基本处于守势。随着宋神宗的即位,北宋对西夏的政策也开始出现转折,逐渐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在内政方面,神...
30
四、政治动荡与转向保守
元丰八年,神宗病逝,年仅十岁的哲宗赵煦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随即便起用司马光,实行“以母改子之政”的元祐更化。王安石制定的各种新法逐渐被废除,改革派也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