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根据自己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解决时代主题而赋予党的思想路线新的内容,体现出其鲜明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点。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路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问题,表现出对思想路线的关注。随后的1936~1937年,他还写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和《实践论》等不朽著作,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它使全党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组织上高度团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在理论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上很快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邓小平所阐述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出了解放思想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地位,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将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首次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不仅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首次把实事求是明确确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确定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还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看做是确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基础、前提和关键,而且看做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3]

第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首次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表述,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句话是一个严密的统一体,但这四句话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最后归宿。二是在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新概括的基础上,又把上述四句话进一步升华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大字。这样,重点更为突出,时代特色更为鲜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大发展,便是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强调了作为人的主体素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的主体精神状态,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而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三是阐发了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充分肯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理论价值,从而为我们继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一,有力地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理论正是以此为历史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这条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其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一项重大的政策调整,每一个重大举措的出台,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其三,有力地推动了全党勇于探索之风。邓小平认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罕见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依照本本主义、主观主义不行,开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4]。邓小平告诫说:“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5]

江泽民在世纪之交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所领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6]。1993年11月,他在中共中央组织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7]之后,江泽民一再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三个有利于’来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以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创造新业绩,开拓新局面”[8]。江泽民于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工作时作的重要讲话中,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提并论,并且,言简意赅地赋予其思想路线的意义和作用。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9]

江泽民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度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0]。江泽民还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他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11]他还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的过程性,即要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他还明确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完善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既要防止和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做法,又要防止和反对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因此,我们取得的新认识、新思想、新观点,一定要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践上来,落实到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上来,落实到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共产党人带领无产阶级所从事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指导各个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家解决其重大实践课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和阶级解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锐利武器。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