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关系的国际化,是自从出现资本主义就开始发生的过程,如果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算起,到20世纪50年代,历时达200年。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地发展起来。江泽民指出:“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11]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再生产的各种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它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各国的生产和资本结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配置;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发展,要求加速扩大市场的范围,使愈来愈多的民族、国家卷入世界市场。
第二,它适应了国际竞争的需要。从总体来看,制定新的全球性经济发展战略,是为了提高参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能力。从地区来看,经济区域化是保护和增强地区经济的需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抗衡的需要。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国有化、国家投资、国家调节经济等手段,加速了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要求向国际化发展,要求打破国界建立一个较为广阔的、统一的市场,使商品、资本、劳动力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同时,垄断资本充分发挥国家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了避免相互竞争的损失,谋求国际间的共同利益,订立一系列国际协定,组织经济联合。
第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资条件。从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客观必然性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一趋势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生产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一趋势归根到底是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趋势,在把社会化大生产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同时,也把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这个基本矛盾带到国际领域。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江泽民指出:“我们应该全面审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加强对这种进程的正确引导和管理。”[12]
进入新世纪,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任务没有改变。而时代主题发展表现出的新特点又表明,我们实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任务的过程将是长期的、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