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1993年12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十三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依据实践的发展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创新。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在总结13年来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中,第三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进一步指出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13年来,在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每一个进程中,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不断推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