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

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

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的着眼点要高,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其核心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化调整,依靠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我国以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解决短缺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几乎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例如,我国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过剩现象,这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反映;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低,直接与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结构不合理有关;就业矛盾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总之,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建设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工程,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逐步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第二,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把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作为重点,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放在重要位置。这就需要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并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开发推动结构升级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开发制造急需的大型高效和先进成套技术设备,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市场竞争等形式,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支持和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第三,在传统工业内部,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政策制定、技术设计、制造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提高质量和技术,把我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加工组装基地逐步提升为制造基地。第四,继续加强水利、交运、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对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都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