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2.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14]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第一,这是由我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决定的。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该社会的文化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相适应,文化的性质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致力于巩固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坚持“二为”方向,既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对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尽管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方针。”[15]第二,这是由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使人们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目的决定了文化建设必然要坚持“二为”方向。不能将坚持“二为”方向狭隘地理解为“突出政治”,理解为只为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工作服务。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就要自觉地为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为弘扬时代精神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精神产品生产的特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根本方针。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实行‘双百’方针,要求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鼓励文艺工作者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造。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要在努力探求客观规律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同志式的讨论,支持学术上、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竞赛,使不同学术观点、不同艺术观点之间,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16]文化建设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和分歧,既不能用政治手段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也不能用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的手段解决,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的良好氛围。坚持“双百”方针,一靠民主,二靠讨论和争鸣,三靠实践。要提倡和欢迎健康的学术争鸣,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要本着科学的精神,以认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学习、竞相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学术观点的分歧;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统一。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必须做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17]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使我们的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呈现出鲜明的不平等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占据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通过文化传媒强制性地把自身的价值观灌输给发展中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只能被动地接受,使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社会主义中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改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他们一方面自以为得计,声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妄言社会主义国家将很快在地球上消失,同时加紧了对中国的“西化”、“分化”步伐。他们的目的,就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中国变成“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以其文化产品为载体,大肆兜售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图通过包含其意识形态内容的文化产品的影响,使我国的文化生活在追求西式娱乐方式的过程中“泛化(即非意识形态化)”、“多样化(即非主流化)”。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和复杂程度,越是对外开放,越是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不移地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宣传教育干部和群众,用一切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倡导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提倡多样化,就是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是辩证统一的,主旋律贯穿于多样化之中,通过多样化表现出来,多样化蕴涵和实现主旋律,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提倡多样化,不是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而是指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文艺创作体裁的多样化、文化成果形式的多样化。弘扬主旋律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多样化是主旋律的表现形式、方法和手段,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旋律。只有坚持弘扬主旋律,才能保证先进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提倡多样化,才能使主旋律增强吸引力,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