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民主的思想。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命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民主的思想,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看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的思想。[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比资本主义更优越一些的社会制度,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在经济上能够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且还表现在政治上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切实的民主。以广大人民当家做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因为,首先,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前提是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不可分离的属性,丢掉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丢掉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丢掉社会主义。其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这一政治制度下,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生活,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再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民主是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意义上都不能成为目的。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争取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与富强、文明一起,应当而且必须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现实,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因为:首先,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决策失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立起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其次,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监督国家事务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也只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才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再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成果并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事实已经教训了我们,社会主义民主遭受挫折,社会主义成果就会遭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正确方向。要保证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早在1916年列宁就说过:“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4]

社会主义需要民主,没有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没有千百万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民主也需要社会主义,没有人民居于主人翁地位的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的民主、自由、人权等都不可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和兴旺;反之,什么时候忽视甚至放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出现失误甚至倒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依靠了巩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支持和保证;我们将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同样必须依靠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提供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