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而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斗争过程中作出的正确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八十多年中,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从整体上说,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件事现在还在做。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来历史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公认和拥护,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和动摇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这是因为: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我们所采取的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风云中,掌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事业和伟大的创造性工程。它既不能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找到现成答案,也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和模式,而只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伟大目标。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动员广大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群众的事业,必须充分发动和坚决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只有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党,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人民群众一起共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党的领导作用,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前进。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把13亿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到一个共同目标上来,满怀信心地为之奋斗,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来作为全民族的和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如果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只有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依法治国的大政方略,才能把握和驾驭各种复杂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法治国家,实现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和根本保证。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真切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