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围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行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要始终不渝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尤其是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他们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赢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力量源泉。针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些人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渐淡化的现象,江泽民严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必须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6]
要毫不动摇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才能成功地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自觉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不断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构筑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倡导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就其内容来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的道德层次,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二是反映道德发展共同性和继承性的道德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是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江泽民进一步把为人民服务具体化为为人民谋利益,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更是对共产党人的根本要求。江泽民特别强调,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模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工作都必须从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标准。
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观念,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一切道德尤其是资本主义道德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集中表现,也是共产党人一贯倡导和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们党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大力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从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意义,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只讲个人利益、个人奋斗,而不讲国家利益、社会贡献,那么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8]针对在对待集体主义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倾向,江泽民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集体主义原则。第一,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错误思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大肆鼓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错误思潮,极力攻击集体主义原则,认为集体主义压抑个性,同市场经济不相容,只有个人主义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此,江泽民明确指出,发展市场经济也不能否定集体主义原则:“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要讲效益、讲盈利,重视个人利益,但要防止拜金主义思想的滋长。……必须严肃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决不允许那种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尔虞我诈等错误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泛滥,决不允许给各种腐朽思想提供阵地。”[9]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在全体人民中间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第二,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江泽民说:“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论者,我们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有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抱负和追求。”[1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并不否定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肯定个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不会导致个人主义,那种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的唯心论的错误观点,混淆了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的界限,只会压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并不是倡导个人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损害或牺牲国家、集体和别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个人的利益。国家依法保护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利益,同时必须通过教育,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道理,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本位主义、小集团主义,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