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并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3]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任务,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人民的愿望。我们主张世界和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长期的新的和平国际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只有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没有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进行建设和实现繁荣;只有世界和平,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致于浪费在战争之中;只有世界和平,才能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互助合作的国际经济关系,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政府首先提出并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建立在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基础上的国际旧秩序的强烈愿望,而且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概括了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准则。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方面作为国际关系重要主体的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更显其基本利益的重要,在国家战略大调整和国家利益大发展的条件下,只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调整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各国虽存在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基本利益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只有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缩小分歧,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指导当代国际关系的原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