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

1.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面对着全球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复杂形势,面对着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的巨大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问题显得分外紧迫。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必要性。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不断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才能使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而才能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建设成为一个能把广大党员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把民族振兴事业推向前进。

当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的基础和根本依据。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遵循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使党在其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的进步和文化建设的活力,改革的深化又带来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如何整合这些文化价值取向,保持社会的稳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深刻的意义。要在党的建设中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先进文化的发展统一起来。把执政党的合法地位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起来。把党的制度化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结合起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世界观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带领人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进的执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坚持党是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提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实践中,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代表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决策机制,使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能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到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能够始终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争取胜利。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证。总结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我们认识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干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从抵御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