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

要时刻牢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全面把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逐渐摒弃长期以来我们所认为的“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片面认识,为“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内涵。指出“发展”就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这里的“落后”不仅仅指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相应地,“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换言之,发展指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国富民为取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的发展。

第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三者中,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江泽民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我们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19]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对物质文明的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第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1996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0]为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思想。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他还强调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22]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在党所肩负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处于中心任务的是发展问题。这就是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内在需要;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历程中,发展是处于第一位的根本手段。

尽管发展的内涵是深刻的,外延是广泛的,但是,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其他诸方面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变革的内在依据。能否反映并代表这种要求,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当代中国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文化落后,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多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也科学地反映了这个问题。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最基础的条件。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