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消炎片

感冒消炎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感冒消炎片

汉语拼音:Ganmao Xiaoyan Pian

【成  分】臭灵丹、蒲公英、千里光。辅料为淀粉、糊精、硬脂酸镁、滑石粉、蔗糖、色素(柠檬黄)。

【性  状】本品为黄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微苦。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目赤肿痛。

【规  格】每片相当于总药材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以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复合膜。

【有 效 期】36个月。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WS3-B-3510-98。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772。

【来源出处】源于云南民间验方,出自兰茂《滇南本草》(1436年)臭灵丹草。

【标准与生产沿革】明代兰茂《滇南本草》(1436年)臭灵丹草:“治风热积毒,发散疮痈,……积热成毒,皮肤发痒,烦热不宁,一切风热毒疮,服之良效。” 《云南中草药》(1971年)臭灵丹草:“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防治流感。”据此,1983年12月,昆明中药厂副厂长兼工程师孔繁祥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它研制成中成药感冒消炎片。1985年6月27日,感冒消炎片的研制通过技术鉴定。1985年6月29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中药厂生产感冒消炎片,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85)3-126,随文附发感冒消炎片的技术质量标准,列入《云南省药品标准》,标准代号为滇Q/WS 764—1985。在换发药品批准文号时,1992年继续取得药品生产批文,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92)3Z第576号。1995年换发药品批准文号时,换发为滇卫药准字(1995)第000576号。

1998年,感冒消炎片的质量标准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标准编号为WS3-B-3510-98。2002年6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三批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品种目录,将昆中药公司生产的感冒消炎片原批准文号滇卫药准字(1995)第000576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53020772。

【品牌事迹】1987年10月,昆明中药厂孔繁祥、马伟光、黄力立等人承担的感冒消炎片的研制项目,获得昆明市人民政府1986年度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12月,经云南省优质产品评选委员会批准,云昆牌感冒消炎片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云南省经济委员会颁发了证书。1994年11月13日,感冒消炎片荣获1994年北京第二届国际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暨洽谈会金质展品奖。1991年3月12日,云南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确认“云昆牌”感冒消炎片为云南省首批名牌产品。(云南省首批名牌产品有红塔山牌卷烟等共78个,其中医药产品6个。)2009年9月,感冒消炎片、与舒肝散等6个产品由昆明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昆明名牌产品,受到表彰,证书编号为2009KM-022。

【品种保护】1985年7月15日,《昆明科技报》第2版报道新产品感冒消炎片和企业情况。1987年1月15日,《昆明报》第2版报道感冒消炎片新产品。1996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将感冒消炎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96)卫药中保证字第008号。2001年4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继续把感冒消炎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1996)国药中保证字第008号。2004年1月21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将感冒消炎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2004)国药中保证字第0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