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颗粒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健脾颗粒
汉语拼音:Jianpi Keli
【成 分】党参、麸炒白术、陈皮、麸炒枳实、炒山楂、炒麦芽。辅料为乳糖、阿司帕坦、糊精。
【性 状】本品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规 格】每袋装5克(相当于饮片4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5克),小儿一次1/4袋(1.25克)~1/2袋(2.5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肠结核腹泻,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烧、盗汗、手足心热、晨时腹泻。
3.不适用于口干,舌少津,或有手足心热,脘腹作胀,不欲饮食。
4.糖尿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复合膜。
【有 效 期】24个月。
【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标准YBZ00402016。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127。
【来源出处】源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健脾丸。
【标准与生产沿革】清代,昆明药铺仁安堂(萱和药号)、德生行、体德堂等制售健脾丸。1939年,昆明市药材业同业公会把健脾丸作为行业标准,汇编在《昆明方目》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审查,开胃健脾丸于1954年3月载入《昆明81种成药配方目录》,作为制剂标准。1959年,公私合营昆明市中药材加工厂(昆中药公司的前身)生产开胃健脾丸。196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订《中国药典》(1963年版),规定了健脾丸的技术质量标准。该标准的健脾丸(6味),是由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健脾丸(7味)减去神曲组成的;剂型有小蜜丸和大蜜丸2个类型。
健脾颗粒是由健脾丸改进剂型而制成的,初期称健脾冲剂。1990年,健脾冲剂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标准编号为WS3-B-0381-90。1992年3月21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中药厂生产健脾冲剂,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92)3Z第149号,生产供应。此后,在换发药品批准文号中,改称“健脾颗粒”,连续取得批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53021127。
2016年,昆中药公司改进了健脾颗粒工艺,并提高了标准,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实施,标准编号为YBZ004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