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宣理肺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通宣理肺片
汉语拼音:Tongxuan Lifei Pian
【成 分】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麸炒枳壳、黄芩。辅料为滑石粉、硬脂酸镁、包衣剂。
【性 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规 格】每片重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烟、酒以及辛辣、生冷、油腻性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5.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的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泡罩。
【有 效 期】36个月。
【执行标准】2020年版《中国药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041。
【来源出处】源于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杏苏散。
【标准与生产沿革】1954年3月,昆明市工商业联合会药商业同业公会汇编制剂标准,把杏苏散的加减方消食苏风丸载入《昆明81种成药配方目录》,作为行业标准。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通宣理肺丸的技术质量标准,通宣理肺丸由《温病条辨》杏苏散加麻黄和黄芩,减生姜和大枣而制成。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云南省开远县六二六制药厂试制通宣理肺片,是用通宣理肺丸的大蜜丸改进成为片剂。1970年,昆明市中药制药厂生产通宣理肺片、银翘解毒片,成为云南省第一家生产中成药片剂的中药厂。昆明中药厂是通宣理肺片质量标准拟定的牵头单位。1975年,通宣理肺片的技术质量标准载入《云南省药品标准》中,标准代号为滇Q/WS 531—1975。
1981年5月22日,国家施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制度。1981年12月1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市中药厂继续生产通宣理肺片,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81)3~076。在换发药品批准文号时,昆明中药厂取得新的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92)3Z第554号,继续生产通宣理肺片。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后,昆中药公司于2002年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试行)颁布件》(通宣理肺片),试行标准编号为WS-1281(ZD-1281)-2002。2012年1月30日,昆中药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颁布件》(通宣理肺片),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标准编号为WS-1281(ZD-1281)-2002-2012Z。
2015年,通宣理肺片增添载入《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此后,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
【品牌事迹】2012年,通宣理肺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