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丸

再造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再造丸

汉语拼音:Zaizao Wan

【成  分】蕲蛇肉、全蝎、地龙、炒僵蚕、醋山甲、豹骨(油炙)、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醋龟甲、朱砂、天麻、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葛根、麻黄、肉桂、细辛、附子(附片)、油松节、桑寄生、骨碎补(炒)、威灵仙(酒炒)、粉萆薢、当归、赤芍、片姜黄、血竭、三七、乳香(制)、没药(制)、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甘草、天竺黄、制何首乌、熟地黄、玄参、黄连、大黄、化橘红、醋青皮、沉香、檀香、广藿香、母丁香、冰片、乌药、豆蔻、草豆蔻、醋香附、两头尖(醋制)、建曲、红曲。

【性  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疼痛痉挛,言语謇涩。

【规  格】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运动员慎用。

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泡罩。

【有 效 期】36个月。

【执行标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872。

【来源出处】源于明代陶华《伤寒六书》再造散,出自清《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回生再造丸。

【标准与生产沿革】清末和民国时期,回生再造丸是昆明药铺福林堂制售的著名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造丸由公私合营昆明市中药材加工厂(昆中药的前身)生产。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再造丸的技术质量标准,全方59味。1974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规定了昆明方再造丸,全方57味,标准代号为滇Q/WS 173—1974。1981年5月22日,国家施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制度。1981年12月1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市中药厂按照滇Q/WS 173—1974标准生产再造丸,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81)3~018。1995年换发药品批准文号时,换发为滇卫药准字(1995)第000529号。

2002年6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三批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品种目录,将昆中药公司生产的感冒消炎片原批准文号滇卫药准字(1995)第000529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53020872。地方标准修正后,按《中国药典》的标准生产。

【品牌事迹】据档案原始记录:1984年产量为20.516万粒,1985年产量为31.347万粒,1986年产量为11.079万粒。由于药材稀缺、成本昂贵等原因,再造丸于1992年1月生产最后一批后停产。

1994年2月20日,云南省医药管理局“转发卫生部《关于对原处方含有犀牛角和虎骨的中成药改变成分和更改名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云医药管发(1994)第9号],为保护国家珍稀动物资源,将再造丸中的虎骨改为用等量的豹骨代替。同时,鼓励代用品的技术质量标准研究。2020年8月5日,西安金花制药厂研制的人工虎骨粉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生产供应人工虎骨粉。这为再造丸复产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