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祛风补片

天麻祛风补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天麻祛风补片

汉语拼音:Tianma Qufeng Bupian

【成  分】地黄、当归、羌活、独活、附片(黑顺片)(砂炒)、肉桂、天麻(姜汁制)、盐杜仲、酒川牛膝、玄参、茯苓。辅料为滑石粉、硬脂酸镁、蔗糖、柠檬黄等。

【性  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至黑褐色;味甜、苦、略麻。

【功能主治】温肾养肝,祛风止痛。用于肝肾亏损、风湿入络所致的痹病,症见头晕耳鸣,关节疼痛,腰膝痠软,畏寒肢冷,手足麻木。

【规  格】每片相当于总药材0.88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及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3.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泡罩,或聚酯瓶。

【有 效 期】36个月。

【执行标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290。

【来源出处】源于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天麻丸。

【标准与生产沿革】清末,昆明药铺福林堂、寅生堂等制售天麻丸。1939年1月,昆明市药材业同业公会将《丹溪心法》天麻丸编入《昆明方目》中,作为药铺的制剂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审核,昆明市工商业联合会药商业同业公会对《昆明方目》天麻丸加以微调,加茯苓和肉桂,减萆薢,载入《昆明81种成药配方目录》(简称《昆81方》),作为制剂标准。1956年,天麻丸由公私合营昆明市中药材加工厂(昆中药公司的前身)生产。1974年,试制出天麻片。1974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天麻片的技术质量标准,标准编号为滇Q/WS 96—1974。应外贸出口需要,于1975年12月改称天麻祛风补片。1981年5月22日,国家施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制度。1981年12月1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市中药厂生产天麻片,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81)3~067。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于1989年将《云南省药品标准》(滇Q/WS 96—1974)天麻片正式改为“天麻祛风补片”,原药品的质量标准和药品批准文号不变。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时天麻祛风补片于1993年载入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标准编号为WS3-B-1504-93。2010年,天麻祛风补片(糖衣片)的质量标准载入《中国药典》。

【品牌事迹】1980年5月18日,《云南日报》登载昆明市中药制药厂的产品广告,介绍郑氏女金丹、天麻片(瓶贴印天麻祛风补片字样)和百宝丹等产品知识。1989年12月,天麻祛风补片经云南省优质产品评选委员会批准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云南省经济委员会颁发了证书。1995年9月,天麻祛风补片被评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医药保健城推荐产品。1998年4月6日,天麻祛风补片荣获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即中国专利产品订货会金奖(编号:986607.1)。2013年1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授予昆中药公司的天麻祛风补片、暖胃舒乐片和抗骨质增生片3个产品为昆明名牌产品。

【品种保护】1999年2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天麻祛风补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99)国药中保证字第097号。2001年4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继续将天麻祛风补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1999)国药中保证字第097号。2008年2月29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天麻祛风补片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号为(2008)国药中保证字第0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