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丸(浓缩丸)

舒肝丸(浓缩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舒肝丸(浓缩丸)

汉语拼音:Shugan Wan

【成  分】川楝子、延胡索(醋制)、片姜黄、白芍(酒炒)、沉香、枳壳(炒)、木香、砂仁、陈皮、豆蔻仁、茯苓、厚朴(姜制)、朱砂。

【性  状】本品为棕红色至棕色的浓缩丸;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规  格】每6丸相当于原药材2.182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丸,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贮  藏】密封。

【包  装】聚酯瓶。

【有 效 期】48个月。

【执行标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868。

【来源出处】源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标准与生产沿革】1963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柴胡疏肝散的加味方(15味),称“舒肝丸”,为大蜜丸。1977年版《中国药典》继续收载舒肝丸,由上一版的舒肝丸减去柴胡、香附和牡丹皮3味,增加朱砂1味,共13味,仍称“舒肝丸”。1989年,中国药材公司、国家医药管理局中成药情报中心站《全国中成药产品集》收载舒肝丸(浓缩丸),有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和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1993年,舒肝丸的质量标准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标准编号为WS3-B-1649-93。1996年5月22日,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昆明中药厂按照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1649-93生产舒肝丸(浓缩丸),批准文号为滇卫药准字(1996)第003175号。

2002年6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三批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品种目录,将昆中药公司生产的舒肝丸原批准文号滇卫药准字(1996)第003175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53020868。

2010年版《中国药典》又提高了舒肝丸(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或水丸)的技术质量标准,在功能中新增“和胃”,使其作用更加准确。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新增舒肝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以“舒肝丸(浓缩丸)”之名单列为1种,与原舒肝丸(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或水丸)并行,继承中又有创新,使同名品种的质量标准更趋全面。自2020年起,昆中药公司按该标准生产舒肝丸(浓缩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