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史讲义(历史学堂)》简介
《英国近代史讲义(历史学堂)》这本书是由【日】川北稔;何睦译创作的,《英国近代史讲义(历史学堂)》共有104章节
1
封面页
...
2
版权信息
书名:英国近代史讲义(历史学堂) 作者:〔日〕川北稔 译者:何睦 ISBN:9787532792504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1日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3
Digital Lab简介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
4
目录
前言 历史学已经结束了吗 不需要世界史了吗? 遭遇危机的历史学 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与英国衰退论 直面现实的历史——本书的立场 英国经济的“勃兴”与“衰退” ...
5
前言 历史学已经结束了吗
...
6
不需要世界史了吗?
最近,我从教科书出版社的人那里听说,中心考试(1)中选考世界史的应试人数正在减少,已被地理超过。在当前的中等教育体系中,世界史在初中完全不开课,而到了高中却成了...
7
遭遇危机的历史学
从那以后,历史学界的同行们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我自己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但我认为,近年来历史学“闭门不出”的倾向日趋强烈,对社会的号召力越来越...
8
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与英国衰退论
然而,西洋史这门学科并非以前就是这样。对日本人来说,英国是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模板。日本所谓“战后史学”的研究正是站在这一立场上来描述英国近世(3)的。因此,...
9
直面现实的历史——本书的立场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学才算是直面现实呢?首先是必须解决植根于普通人生活感受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姑且不论评价好坏,小泉的改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全球化这一现实。若以思考...
10
英国经济的“勃兴”与“衰退”
我刚开始研究历史的时候,社会上一直在讲“现在是工业化社会”。我也曾着力于从经济史角度思考实现工业化社会的前提条件。但是现在,比起工业化,信息和金融已成为更加重要...
11
第一章 城市生活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历史的视角
...
12
你知道童谣《红蜻蜓》吗
我曾经在大学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过有关童谣的话题。我发现即使是一些我们大家以往非常熟悉的童谣,对目前的学生来说也已经出现了很多费解之处。 例如,过去曾有一首叫《红蜻...
13
戴欧斯现象——近现代城市研究的开端
可以明确地讲,经过了从18世纪至今的完整工业化过程后,城市已经成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基本环境。换言之,如果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工业化的演进,便可以发现从近世...
14
“城市”与“都会”——作为匿名社会的“都会”
但是,我认为要讲清楚什么是城市,其实并不容易。在同类研究起步之初,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就曾经对城市的内涵进行过探讨。当时曾提出了很多种说法,比如有人说城市是有...
15
家庭与生命周期
要说明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和生命周期问题,势必要从家庭史和人口史的角度展开叙述,因此我想先稍微做一些学术史方面的铺垫为好。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叫瑞格...
16
近世英国家庭的特征
就家庭的存在方式来说,“家族复原法”使西北欧,特别是英国社会的特征也比以往更加明显地展现了出来。大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英国从很早开始就是单婚核心...
17
晚婚的社会——英国不可能发生“十五的‘阿姊’要出嫁”
很多年轻人离开父母十几年,到别人家当用人,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被当作雇主的孩子。例如,如果用人犯了什么罪,一般情况下,其父母不会受到惩罚,而雇主却会受到社会谴责...
18
为什么《济贫法》是必需的——福利国家的渊源
可以这样想象近世英国人的人生,十四岁之前,虽然也有在相当于日本“寺子屋”(4)之类的地方学习读书写字的经历,但大体上还是在家里给父母帮忙。到了十四岁左右,就会到...
19
涌向首都伦敦的年轻人
总之,近世英国已经确立了孩子在十四岁前后就会进入“生命周期中的仆役生涯”并从此离开父母的社会模式。 那么,他们离家之后都去了哪里呢?一般情况下,选择去自己周边比...
20
何谓绅士、淑女阶层
绅士是近世以降英国社会的统治阶层。顺便说明一下,这一阶层的女性应称为淑女[lady,也有gentlewoman(贵妇人)的说法]。他们是拥有庞大的不动产并依靠租...
21
“在伦敦,人们是以衣取人的”
笛福笔下还有一位名叫“摩尔·弗兰德斯”的女人,她的故事也广为人知。这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被问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回答说想成为淑女。也就是说,她想成为绅士阶...
22
注重外表的时代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各种新变化。首先是服装,衣着与“流行”现象的产生有着很深的关联,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名为时尚(fashion)的世界。其次是美容,与此相联系的现象...
23
时尚的缘起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首饰和服装。在城市中,如果穿着华美的衣服,打扮成上流阶层者的模样,很容易会让人以为你就是上流社会的人,所以衣服、饰品自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
24
不敌经济不振的《禁奢法》
至16世纪下半叶,禁奢类的法令再没有以议会立法的形式出台。由于在议会无法通过,国王及其周围的人只好拼命以布告、命令的形式发布主旨相同的规定。 为什么议会不愿通过...
25
由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
在经济史上,出现本小节标题中的现象,意味着英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全国的国民市场。比如法国,住在凡尔赛宫的贵族们过着奢靡的生活,但那仅仅是贵族的事,从市场的角度来...
26
近世城市的地位
一旦伦敦成为了大都会,高度匿名性的社会便随之产生。这样一来,社会格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伦敦的扩大,意味着居住在伦敦的人口变多,经济实力变强。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
27
城市上流社会的社交
通常来说,上流社会的贵族之间,无论在哪里都能开展社交活动。但是,产生于近世英国的“社交”是以城市上流阶层与农村上流阶层间的交流为特征的。 作为最知名的社交活动之...
28
“社交季”的经济意义
这样一来,在乡村征收的地租,也就是乡村的财富,就会被绅士们转移到伦敦。伦敦虽然也有产业,但本质上是以政治和社交为主的城市,所以在经济上是消费的场所。因“社交季”...
29
“都会”和“乡村”
都市的生活文化在17世纪后期以降,便开始向伦敦以外的地方城市扩散。对于这个过程,有位历史学家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地方城市的“城市复兴”(Urban...
30
近世城市诸类型
17世纪末期,与拥有五十万人口的怪兽伦敦相比,布里斯托尔等六七个郡的首府城市,虽然随着时代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人口大体维持在一两万左右。相当于日本县厅所在地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