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时期的新城

各个时期的新城

但是,纵观城市的历史,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具有特色的新市镇。以16世纪为例,不时有发展到集市规模的市场中心作为城市化的集落登场。但16世纪也是伦敦急速扩张的时期,此前有一定实力的地方城市都被伦敦吸走了繁华,有很多当时的报告都对地方城市的衰落发出了感叹。就连毛纺织贸易也集中到了伦敦,由于毛织商品可以从伦敦的行会大厅直接出口到安特卫普,从而造成了地方港口的日趋衰败。16世纪英国的城市形态与现代日本围绕东京的“单一集中”有着高度相似之处。

到了17世纪后半叶,前文提到的地方城市发生了复兴,有实力的地方城市开始显现出经济活力。先是巴斯、唐桥井等社交型城市,紧接着还有以海水浴闻名的普雷斯顿、斯卡布罗、布拉德福德等。进入重商主义的时代,由于军港和造船等行业的繁荣,朴次茅斯、普利茅斯、查塔姆等地得到发展,甚至在港口城市利物浦、布里斯托尔、怀特黑文等以外,作为工业城市的曼彻斯特和伯明翰也有所发展。这些都是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新城。社交型城市和港口型城市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19世纪的新城是工业城市,这意味着对既往城市印象的完全颠覆。18世纪以前的新城,以社交型城市为典型,有公园,有散步道,所以城市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愉悦的地方。与此相反,稍微快进点说的话,城市到了近代也就是19世纪,就变成了像小说家狄更斯所说的“焦炭城”那样的形象。虽说古老的城市也会随着时代而改变面貌,但新城可以说直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新城。伦敦的码头区便是20世纪下半叶的典型新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