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绅士统治安全阀的殖民地

作为绅士统治安全阀的殖民地

英国建立帝国的另一个社会史意义在于,殖民地为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和希望遏止没落的上流阶层提供了方便的踏板。在英国,由贵族和传统绅士(gentry)组成的“绅士阶层”统治其他人,是从近世以来——也有说是从1066年的诺曼征服以来——就固定下来的传统。“绅士阶层”最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五,其中大部分是身份上属于平民(commons)的传统绅士。

法国虽然在中世纪时期形成了贵族统治第三等级以下身份的人的社会结构,但后来革命等历史因素使贵族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样,欧洲保有贵族的国家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少了。但是在英国,那种贵族不经选举全部都是贵族院议员的古老体制至今仍然存在,可以说绅士统治的基础一直没有崩溃。那么,法国等国的贵族统治为什么会崩溃呢?这也是我从学生时代便开始研究的课题。由贵族统治第三等级以下的人,其中的问题在于身份制度。因为,即使第三等级身份的人成为大富翁,这是有可能出现的例外情况,但这样的人也绝不可能成为贵族。相反,由于贵族的结构非常坚固,无论多么贫穷,贵族都还是贵族。于是,推翻整个社会的能量积蓄到了资产阶级(bourgeoisie),也就是第三等级的市民阶层中。

另一方面,在英国,大部分绅士都是原本被称为传统绅士的平民,所以即使不是绅士阶层的人,只要努力再加上一定的运气的话,也能跻身其中。这就是英国的绅士被称为“开放的精英”的原因。正因为它具有如此柔软的结构,所以反而不会积蓄破坏结构本身的能量。想要成为绅士的人虽然层出不穷,但很难出现想要打破绅士统治的人。

由于大部分绅士都出身于传统绅士,也就是平民,因此,和法国贵族不同,绅士失去了财产就不再是绅士。当他们面临阶层下滑的危险时就会选择与富裕的贸易商联姻,或者前往殖民地。政府对于前者,也就是地主与绅士的婚姻设有专门政策(9)。而作为官僚到殖民地去也有很大意义,特别是当绅士家庭没落,次子和三子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殖民地的存在。此外,有成为绅士野心的年轻人也会利用殖民地。在前面提到的笛福创作的故事中,大部分对殖民地的描写都是这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