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浪潮与价值观变迁
就内在组成要素而言,任何一个事物、一种现象都存在整体的架构问题。因此,每一种价值观都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认知系统。创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个类型,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由各种要素互相结合和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受创业活动的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进而带来的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创业活动引发了人们价值观的变迁。
(一)创业浪潮促进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
人的生存方式,即人为了生存同周围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换而展现出来的固定形式。生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人的生存是人类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人的生存来谈论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一种生存方式。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创业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也存在差异。我们如果将创业划分为被动生存型创业和主动机会型创业,那么被动生存型创业往往表现出创业者为了生存,没有其他选择而无奈进行的创业,显示出创业者的被动性;而主动机会型创业则表现出创业主体的主动性,是面对一个好的商业机会,积极主动去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由此相应地,生存也自然展示出被动型生存和主动型生存两种类型。
第一次创业浪潮,毫无疑问属于典型的生存型创业,选择创业是为了有生活保障,能够有饭吃,是“不得已而为之”。虽为创业,但与当时从事农业、工业等没有本质的区别,还称不上是生存方式的转变。而第二次创业浪潮,主体是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大批精英“下海”创业,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生存意义上的巨大转变。他们大多原来都在体制内生存,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选择才引领了第二次创业浪潮,引发了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方式的转变。第三次创业浪潮带来的是人们从“实体创业”到“互联网创业”的一次转变。原来人们的创业形式主要是实体创业,而互联网创业的崛起极大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原来的实体创业也开始逐步地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开拓业务形式。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实体+互联网”的创业模式,不得不说这又是一次生存意义上的转变,即“实在生存”转变为“实在生存+虚拟生存”。第四次创业浪潮带来的完全是一种创业的生存方式,或者说人们的生存方式都将是创业,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和创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后,人们面临的基本境况就是,即使你不创业,你依然生活在创业之中。创业型的生存方式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青年人首选的生存方式,这是创业型经济乃至创业型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浪潮是“为了活着”,第二次创业浪潮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第三次创业浪潮是“为了更大的生存空间”,那么第四次创业浪潮就是“为了更自由地活着”。探究创业浪潮下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到经济体制的变化与社会转型撬动了创业的变革,由此直接影响了人的生存状态,最终在本质层面促进了人的发展观念的变化,从而实现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二)生存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带来的生存方式的转变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融化了人们心头积蓄已久的坚冰。
第一次创业浪潮首先崛起的群体是农民。从当时的背景看,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而城市边缘人的创业同样也使得城市群体的思想得到解放,那就是个体得到了承认。1980年,政府提出要鼓励和扶持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对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给予肯定。1981年,在雇工问题上有所松动,可以请一两个帮手,带不超过五个的徒弟,小商小贩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这对后期的私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次创业浪潮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在中国的历史上更具有鲜明的意义。我国的体制改革摆脱了长期以来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的争论与束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个体私营经济获得持续发展。政府对私营经济的政策从逐步放开到支持鼓励,使得一批批私营业主通过创业相继走向富裕。这些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拥护者。
第三次创业浪潮让人们的思想更具有国际化特点。互联网开阔人们的视野,人们认识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国际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科技、经济的落后,唯有加速科技创业和发展互联网经济才能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如果说前两次创业潮所处的创业环境还很恶劣,创业者们不得不在国家政策、体制的灰色地带探寻空间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创业潮更多是新技术、新经济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成功。第三次创业浪潮里涌现出许多创业热点,如电子商务、团购、社区、游戏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以及本地化、地方行业市场的垂直服务等。
第四次创业浪潮的典型是“大众创业”“草根创业”。这种创业与过去不同了,对于现在的青年创业者,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创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思想解放,是一次价值取向的改变,是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与彰显。“人人都可以创业”“人人都可以创业成功”的思想空前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创业从不被多数人认可的“旁门左道”化身为“社会主流”,从原来的“嘲笑失败”“仇视成功”到“宽容失败”“仰慕创业”,不得不说这是人们思想的又一次大的变革解放。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少不了一个“众”字,创新创业主体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而在创业实践中,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众创、众包、众筹等一批集众人之智、汇众人之财、齐众人之力的创意、创业、创造与投资的空间应运而生,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的空间,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思想的解放深刻影响着社会价值观的嬗变
社会价值观是回顾洞察及预见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物。在创业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化,不是价值观边缘及外围的改观,而是价值观核心及主体的蜕变,是价值观的整体性变革,是价值观范型的嬗变。
第一次创业浪潮之前,人们的价值观属于典型的完全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第一次创业浪潮,为人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赢得了一丝空间,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体的“主体性”有了一点地位,但仍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占完全的主导地位。
第二次创业浪潮则使个人主义价值观逐渐变得有影响力,集体主义价值观虽然仍是主流,但其地位受到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权益和个人价值,个体的“主体性”以及自我意识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也开始从强调集体的利益和价值转向同时兼顾个体的利益和价值。另一方面,实践价值观成为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价值观标准。人们的利益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或者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包办,而是源于社会主体自由的价值选择,个人理想不再与国家和集体硬性地捆绑在一起。每个人都有权利遵从内心的真实意愿,通过合法途径来谋求自身利益,从而唤起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积极努力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次创业浪潮,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二元性,将人们的价值观引向了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而由因循守旧走向开放进取。这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互联网使国门第一次真正地打开,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而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也随互联网开始涌入国内,这势必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冲击。更为重要的是,第三次创业浪潮的海归创业、精英创业、高科技创业等开始让人们对知识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知识价值观。人的自主、效益、竞争、进取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在不断进取中,人们充分地展示自己,改变现状、超越现状,逐渐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次创业浪潮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观的嬗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前三次的创业浪潮尽管使得人的价值观由一元变为多元,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混乱。第四次创业浪潮开始收拢人们多元的价值观。当然,这种收拢不是由多元变为一元,而是聚合,就是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向于一致。人们仍持有多元价值观,但创业能够“实现自我”“实现人生幸福”等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创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创业也不再是与人相分离的,而是“为了人的发展”,与人紧密地在一起成为一个自然的联合体。创业活动不仅促进着个体创新智慧的迸发,更上升为国家发展的价值追求。“厚植创业文化,让创业精神蔚然成风”成为这一阶段创业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开放和变化
在第四次创业浪潮中,青年大学生第一次成为创业的主体。这一地位的变化直接引发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应该说,在前三次创业浪潮中,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依然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保守、稳定成为其价值首选。而在第四次创业浪潮中,创业活动的开放性和应对变化的不确定性反而成为青年学生选择创业的理由。这种行为选择是由他们秉持的价值观决定的。青年大学生敢于挑战,希望实现价值最大化,他们不愿意一辈子将自己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他们更加渴望自由,更愿意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些既表明了这一代青年大学生所固有的特点,同时,也是时代的发展铸造了他们这样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和资源,使他们敢于也愿意迎接新的变化。大学生创业的最初目的都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学生通过自己创办企业,成为财富的创造者,为自己带来一定物质性的回报。在时代的变迁中大学生逐渐注重追求生活自由和工作自主,强调情怀,重视生活体验及注重实现自我价值。青年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既有其外在体现的物质性,也有其充满人文精神的一面。很多青年大学生选择投身公益创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开放和变化,其创业价值观展现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追求自由和理想人格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