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反思思维,保公益创业之利
公益创业对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都将是一场奇特的旅程。在真正接触公益创业之前,大学生们基本属于零经验状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给了大学生们很好的着手公益创业的切入口,各种实践机会也能让大学生们脚踏实地进行实践与探索。但对于各方面经验明显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完成一项公益创业绝非易事,其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始料未及的偏差都将打乱他们前进的步伐与节奏,也会对他们后续的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如何有效降低影响,更大可能地获得成功,培养大学生们具有严谨缜密的反思思维十分关键。
完成一项公益创业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自然无法一蹴而就,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每日工作和目标完成之余,都应进行自我的全面排查,仔细回想当日工作是否存在疏漏之处。此举不仅能让学生们及时发现日常工作的疏漏进行补救,防止更大错误的出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在日常反思中寻找接下来合适的目标与正确的前进方向,是在自我检讨中以另一种方式进步,也是在微小细节处防患于未然,减少各种错误出现的概率,为接下来的工作尽可能排除障碍。
遇危机时反思,即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思考,仔细回溯问题发生前的每一个环节,寻找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这个阶段首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其一,保持冷静思考,切忌暴躁处事,此为反思的第一步,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问题中找到“导火索”的蛛丝马迹,进行针对性的补救与纠正。其二,找到症结之后反思症结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正确的解决之法,有效解决问题,保证公益创业项目的正常运行。这是在遇到问题时的反思。在遇到问题和危机时,不应急于采取除必要措施外的过多措施,应该在紧急措施之后停下来冷静反思,觅得打开症结的重要钥匙,这样才能用尽可能少但正确的资源解决眼前困境,既减少了“无用功”造成的资源浪费,又方便危机后的恢复,也为面对未来更加艰巨的任务和目标保留了“元气”。
遇危机后反思,即在解决问题和危机后,不要着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是要进行自我检讨和与成员间相互检讨。在检讨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或者是团队间出现的问题,再度认真审视自身的各项工作与团队之间的配合或其他环节出现偏差的原因,这层反思的目的在于:①自我成长。在公益创业中,每一个人的经历就如同人生一般,从蹒跚学步到一往无前。解决错误是为了防止相同的错误再出现,这是反思里的自我成长,也是在成长中学会用反思的武器武装自己。②团队磨炼。一个优秀的团队关键不在于每一位成员的实力有多么不俗,也不在于每一位成员的锋芒有多么尖锐,而在于他们能够合作无间,也能分开各自发挥作用,合力时能成为一把无往不利的宝剑,分散时能成为直击“敌人”的匕首,没有一旦形成便完美无缺的团队,危机和错误同样是团队成长的阶梯,它将一遍遍考验团队的配合、协作,不断磨砺学生们成为优秀的团队。③积累危机经验。每一次的危机都会让学生们面临失败,也会让他们把握制胜的秘诀,关键在于他们能否解决危机并积累经验。
反思是一种智者思维,也是面对危机和挫折时的正确思维,它考验的是学生的心智,也是学生“折翼再生”的良药,因此,各高校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壮大,提升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