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少年”项目

一、“书香少年”项目

(一)项目背景和宗旨

“书香少年”是由浙江海洋大学本科生创办并于2017年入围的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创办“书香少年”公益创业项目的初心是将阅读作为塑造青少年良好品质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项目激发青少年阅读的自觉性,从精神层面去唤醒青少年的求知欲望。由此该创业项目以致力于彰显“读书育人”的社会价值为出发点,统筹市场营销及商业合作,借助一系列活动策划实现,达成项目自我造血功能的养成。

“书香少年”项目体现了公益创业的两个标志性特性。第一,公益性。即项目的初心是为了提升青少年阅读兴趣,激发青少年的读书热情,为提升社会文明素质助力。第二,商业性。公益创业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仅仅依靠政府出资购买的项目是无法生存发展的。在“书香少年”项目中,大学生创业团队引入商业元素,但又不是“唯钱是图”,获取的利益依然会重新投入项目中,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二)项目运作模式

1.运作模式及流程再造

围绕“书香少年”项目作为公益创业所秉持的两个特点,该项目从当前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出发,以创意活动设计为抓手,策划了亲子共读一本书、驿海读书会、图书漂流、书名猜猜猜、书籍跳蚤市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社区内青少年关注,并以此为契机提高青少年的阅读数量,助力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提升。项目启动阶段目标主体定位为青少年,后续不断拓展受益面,最终实现循序渐进打造“书香城市”“书香社会”的终极目标。在实现项目社会价值的同时,重视保障项目自我“造血”能力的形成。通过与企业合作,在项目实施期间以出售特色“书香”甜点、售卖“书香”字画等商业元素的运作,获得一定的利润,并把获得的利润不断投入回血项目,实现项目的良性发展。

2.运用营销理念,实现社企合作

公益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跨界跨领域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营销自己的公益品牌项目。在创业实践中,“书香少年”项目与当地的书店达成合作意向。书店为项目提供了活动场地以及部分物资基础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团队则通过策划、宣传、实施、反馈等方式吸引聚集大量青少年及其家长。这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双赢”。一方面,“书香少年”项目顺利运行,达成项目的初心,提高了项目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书店增加了人流量及销售额。并且项目方与书店合作设计的特色书签、字画等文创产品的热销,也使得创业团队收获经济效益,为项目的深入推进奠定了经济基础。

3.构建多方联动,实现资源整合

优秀的公益创业项目需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而社会资源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才能获得。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书香少年”项目构建了项目团队、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多方联动的模式。如项目中的子项目图书漂流活动,活动初期由大学生创业团队启动策划,着手确定合作社区与企业,达成意向后进行筹备物资及活动宣传等。活动进入中期时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实施运营方开展具体的活动操作,社区和企业提供场地及相关物质支持,并对项目运行进行指导监督。活动后期,大学生创业团队制作财务报表,社区和企业进行核对并给出建议,创业团队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并对项目运行的社会价值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