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化生存环境
(一)“生存环境”释义
“生存环境”是人生活在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因素。概而言之,人的生存环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气候、地理等条件因素组合综合而来的生存状态。自然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语言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环境,指的是构成社会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其因素很复杂,大而言之,包括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团体、风俗习惯等。小而言之,社会就是人类群体生活的场所,社会环境就是人在社会上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就业、交际、教育、家庭等。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之广泛决定了其对人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或积极或消极,俗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受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又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着人整体的方方面面,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影响着社会环境,反之,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改变自然环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对于优化生存环境的现实效能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生态价值集中体现在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在解决社会环境的行为之中并通过公民的环保意识、公益组织的治理能力及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尤其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党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将环境保护和GDP都作为执政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为社会进入环境保护领域提供了政策保护和舆论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一般首先进入的是环保领域,不仅由于其“门槛”低、成本少、成效快,更是由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得到市民的支持和政府的认可,因而发展空间更大。
例如,在解决农村问题方面,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助于加强治理和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并借助已有的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乡村生活体验旅游,形成乡村特色名片,向全社会展现特色乡村生活体验旅游的发展前景,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回流,参与发展特色乡村生活体验旅游,以点带线,连线成面,形成乡村旅游产业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如重庆永川茶山竹海乡村旅游创业计划——“茶客行”项目,便是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依靠专业短视频开展的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依靠重庆永川茶山竹海的旅游资源,利用专业的短视频手段,连通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分享生产者的日常活动,以此吸引消费者产生猎奇心理,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29.
[3]邓正来,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7:83.
[4]李军海,魏庆豪.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探索:以“童善儿童关爱中心”为例[J].中国商论,2019(21):227-230.
[5]岳伟.借力高校发展公益广告的优势[J].新校园(上旬),2017(9):158-159.
[6]法律快车.界定就业和失业[EB/OL].https://www.lawtime.cn/info/laodong/ldzyjyfx/2010092857761.html,2020-06-29.